\"哥。\"苏景明站起身,没有多说什么,兄弟俩默契地向前一步,伸出手臂,用力地拍了拍彼此的后背和肩膀。
这是一个男人之间、无需言语便能传递千言万语的动作,包含着问候、关心和一种血脉相连的支撑感。
午餐极其丰盛,巨大的圆形红木餐桌上几乎摆满了盘子,都是苏景明记忆深处最地道的本帮菜。
浓油赤酱、酥烂入味的红烧肉;壳脆肉嫩、咸鲜可口的油爆虾;汤白汁浓、肉质鲜美的腌笃鲜;清香醇厚、口感软糯的草头圈子。
还有清蒸鲥鱼、蟹粉豆腐、油焖春笋……李玉兰仿佛要将儿子在国外错过的所有家乡味道一次性补偿回来,不停地用公筷给他夹菜,很快,苏景明面前的碗里就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山丘”。
\"妈,够了够了,碗里都堆不下了,再夹就没地方放米饭了。\"苏景明看着碗里冒尖的菜肴,无奈地笑着告饶,心里却暖洋洋的。
\"你在外面哪吃得到这么地道的本帮菜?\"李玉兰根本不理会他的“抗议”,又动作利索地舀了一大勺金黄油亮的蟹粉豆腐扣在他碗里的“山尖”上。
\"多吃点,我看你就是瘦了,肯定是外面饮食不习惯,工作又辛苦。\"
她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心疼,仿佛苏景明不是在迪拜做叱咤风云的资本大佬,而是在哪个工地搬砖受苦。
苏志伟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剥着一只油爆虾,动作优雅而专注,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声音不高,却让原本洋溢着欢声笑语的餐桌瞬间安静了几分:\"这次回来,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连正在埋头研究新手表各种功能的苏文斌,都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抬起头来,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小叔。
苏景明放下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斟酌着用词,既不能说得太复杂让家人担心。
也不能过于敷衍:\"先在徐家那边帮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现在的情况……您可能也听说了些,确实不太好。\"
\"徐家的事,我零星听到一些风声。\"苏志伟点了点头,将剥好的虾肉蘸了点醋,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才缓缓说道。
\"那个张董,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吃相是难看了点。不过商场上的事,你自己把握分寸。\"
他的话点到即止,既表达了关注,又严守了不与具体商业事务牵扯的界限。
坐在苏景明斜对面的林薇轻声插话,语气温柔带着关切:\"景明在迪拜不是做得风生水起吗?报纸上都说是‘东方传奇’呢。
怎么突然就决定回来了?\" 她说话时,习惯性地微微侧头,露出优美的颈部线条。
\"外面再好,终究不是家啊,嫂子。\"苏景明说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而且,国内有些事,有些人,终究是放不下的,必须得回来亲自处理。\"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父母期盼的脸庞,意思不言而喻。
一直安静品尝黄酒的苏建国此时抿了一口杯中琥珀色的液体,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回来也好,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现在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经验、精力、人脉都处于巅峰的时候,是干事业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