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顶突然递到眼前的、镶嵌着无数钻石与权势的璀璨王冠,其背后隐藏的阴影,同样巨大而清晰。
那便是与他血脉根源、与他情感认同的某种意义上的切割与疏离。
女王话语中那虽然委婉、但意图明确的潜台词,再清楚不过——
她需要他成为一个“纯粹的”、毫无二心的迪拜利益代言人和扞卫者。
这意味着,在未来推动和具体执行迪拜与中国的各项合作中。
他必须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将迪拜的国家利益、王室财富的增值置于首要考量位置,甚至在必要的时候。
需要他冷静而果断地做出一些可能不利于中国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抉择和博弈。
那个生他、养他、承载着他无忧无虑童年记忆和热血沸腾青春梦想的贵州黔西北山村,那片有着七小河瀑布轰鸣和九洞天神秘色彩的故土。
那片土地上熟悉的乡音和炊烟,将从此在法律身份和政治立场上。
成为他需要刻意保持距离、甚至在谈判桌上需要去冷静计算、理性“博弈”的对象。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触及灵魂的情感撕裂和身份认同的迷茫。
远比任何一份苛刻的商业合同、任何一次惊险的市场操作,都更加令人感到沉重和窒息。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鲜明地闪过了徐一蔓那张曾经美丽动人、最后却因爱生恨而变得扭曲狰狞的面容。
当年,在北京,在迪拜,正是因为他在这几个出色的女人——
徐一蔓、秦霂涵、露易丝,甚至隐约还有莎玛的身影——
之间,在他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天平与对事业权力的巨大野心之间。
表现得犹豫不决、不够“纯粹”、不够“彻底”,才最终激化了矛盾。
导致了那场几乎将他彻底打入人生谷底的、来自最亲密伙伴的残酷背叛。
徐一蔓用最极端、最不留余地的方式——
那份精心设计的天价违约金合同,以及动用徐氏集团影响力在业内对他进行的全面封杀——
狠狠地惩罚了他的“不忠”和“摇摆”,让他切身体会到了从事业巅峰、从信任云端被狠狠推落、跌入冰冷现实的彻骨寒意与无助。
而如今,眼前这位拥有更高权柄、掌控着更庞大资源的莎玛女王陛下。
以一种更加宏大、更加不容抗拒、也更具有命运诱惑力的方式。
给了他一个何其相似的选择题:要么,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归属迪拜。
将个人情感、事业前途与迪拜王室的命运牢牢绑定,以此换取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推动宏大计划的全力支持。
要么,继续保持某种程度的独立和与故土的情感链接。
但很可能因此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平台、机会,甚至可能再次面临被边缘化、被猜忌的困境,重蹈覆辙。
“陛下……”亚历山大的声音因为内心巨大的波澜而显得有些干涩、沙哑,他需要空间,需要独处。
需要像分析金融市场数据一样,冷静地剖析这重若千钧的提议背后所有的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