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珊珊那顿酸汤鱼工作餐,吃得可谓是五味杂陈。
鱼是地道的贵州酸汤鱼,鲜辣酸爽,汤汁浓郁,但苏景明食不知味,心思全然不在美食上。
江珊珊是个爽快人,席间不再追问免职的具体缘由,而是详细介绍了毕节市文旅投公司的架构、资源优势以及未来对两大景区的规划设想。
她描绘的蓝图很吸引人,依托政府背景,整合地方资源,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听起来确实比在徐氏集团这样一个民营企业里更有保障,也更具有社会价值。
苏景明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性问题,江珊珊都给予了清晰解答。
气氛融洽,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江珊珊甚至半开玩笑地说:“景明,等你交接完毕,过来给我当副总,咱们老同学搭档,肯定能把这事干得漂漂亮亮的!气死那个徐一蔓!”
苏景明也只是笑笑,没有明确回应,但内心确实开始倾向于这个选择。
为家乡做事,摆脱徐氏集团的阴影,还能继续施展抱负,这似乎是最优解。
午餐后,江珊珊因为市里还有个会议要先走一步,临别前再次叮嘱苏景明认真考虑,并让他保持联系。
苏景明送走江珊珊,看看时间还早,便决定直接返回七小河瀑布,他需要尽快处理完交接事宜,以便轻装上阵,迎接新的挑战。
回程他依旧选择了长途客车。
下午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的心情也比去时轻松了许多。
甚至开始盘算着加入市文旅投后,如何调整项目规划,如何与沙特公主那边重新对接。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巨大的陷阱,早已在他春风得意马蹄疾时埋下,此刻正张开了狰狞的口器,等着他自投罗网。
当他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回到吊脚楼时,已是傍晚时分。
夕阳给瀑布镀上了一层凄艳的金红色。
院坝里,除了父母焦急等待的身影,还多了两个穿着西装、面无表情的陌生男人。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
李玉兰一见到儿子,立刻迎了上来。
脸色苍白地低声道:“景明,你可算回来了!这两个人是徐氏集团什么审计部的,等了你一下午了,说是来办交接,态度硬邦邦的,吓死个人了!”
苏景明心里一沉,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该来的总会来。
他走上前,对那两位来人点了点头:“二位辛苦了,我是苏景明。我们到指挥部办公室谈吧。”
为首的那个中年男人,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语气刻板地说:“苏先生,不必去指挥部了。我们是集团审计监察部特别工作组的,我叫赵乾。
这次来,主要是依据集团决定,办理您的离职交接手续,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件。在这里办理即可。”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甚至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苏景明皱了皱眉,但也没坚持:“那好,请屋里坐。”
几人走进堂屋坐下。
赵乾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叠表格和清单,开始逐项核对需要交接的物品:公章、财务印鉴、项目合同、技术资料、车辆钥匙等等。
苏景明早有准备,将大部分物品都整理好了,一一拿出,配合对方清点签字。整个过程气氛压抑,只有纸张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李玉兰和苏建国紧张地站在门口,大气都不敢出,看着儿子像被查抄一样交出一件件东西,心疼得直抹眼泪。
交接清单核对完毕,赵乾示意同伴将物品收好。
然后,他再次从文件袋里取出另一份文件,这次不是表格,而是一份装订好的合同复印件。
他将合同推到苏景明面前,手指点着其中用荧光笔标出的一行条款,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苏先生,根据您与徐氏集团签订的《高级管理人员聘用合同》补充协议第三款第七条约定。
乙方(即苏景明先生)在离职后五年内,不得在中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文化、投资等相关行业内,受雇于任何与甲方(徐氏集团)存在竞争或潜在竞争关系的商业机构,或自行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如违反此约定,乙方需向甲方支付离职前三年税前总收入的300%作为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