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厅堂暗涌(2 / 2)

王明远呵呵一笑,起身招呼道:“珊珊局长来了,正好正好。快坐,我正和苏总聊着呢。你们是老同学,更不用拘束了。”

江珊珊压下心中的疑惑,走到沙发边,在苏景明侧面的单人沙发坐下,将手中的文件夹放在膝上。

她看向苏景明,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熟稔的关切和不解:“景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才几天没去你那边盯项目进度,怎么……

怎么突然就听说你被徐氏集团免职了?消息传到市里,大家都吓了一跳。”

她的问题直接而坦率,带着官场中人少有的直接,也体现了两人之间不错的私交。

毕竟,在苏景明负责两大景区项目后,作为直接管辖的市旅游局局长,江珊珊与他打交道频繁,彼此欣赏对方的能力,合作一直很顺畅。

苏景明面对老同学的直接发问,苦笑了一下,这笑容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和难以言说。

他斟酌着词语,既不能透露与徐一蔓的情感纠葛(那太不专业,也过于私密)。

又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集团(那显得推诿),还需要给官方一个听起来合理的解释。

“珊珊局长。”他用了比较正式的称呼,以示场合的严肃性,“集团总部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对人事安排做了一些调整。

我尊重集团的决定,目前正在积极配合交接工作。”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将原因归结于模糊的“战略调整”。

江珊珊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她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战略调整?景明,你别跟我打官腔。

七洞天和七小河瀑布项目现在正是关键期,沙特公主的投资刚有眉目,央视采访也即将进行,这个时候把你这个核心负责人调离,这算什么战略调整?

这分明是自乱阵脚!徐氏集团高层到底是怎么想的?”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愤懑,既是替苏景明不平,也是为项目的未来担忧。

王明远副厅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适时地插话进来,语气圆融:“珊珊局长,不要激动嘛。

企业有企业的通盘考量,我们作为政府部门,首要任务是确保项目本身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他看向苏景明,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苏总,今天请你来,没有别的意思,更不是要干涉企业的内部管理。

只是,这两个项目,是省里挂号的重点项目,投资大,影响广,社会关注度高。

尤其是你苏总前期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有目共睹。所以,对于项目的后续走向,省里领导非常关心。

我们想听听你个人,从专业角度,对项目后续运营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毕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两个项目的精髓和潜在风险了。”

这番话说的极为漂亮,既撇清了干涉企业经营的嫌疑,又高度肯定了苏景明的价值,并将话题引向了“项目本身”这个安全且核心的领域。

同时,那句“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更是暗含玄机,既可能是真心赞赏,也可能是在试探苏景明是否愿意“倾囊相授”。

甚至……是否愿意在脱离徐氏集团后,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项目服务。

苏景明瞬间捕捉到了王明远话语中的多层含义。

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

“感谢王厅和珊珊局长的信任。不知道省里和市里,对项目后续的稳定发展,有什么具体的考量或者预案吗?”

他把问题轻轻抛了回去,既是想掌握更多信息,也是想看看官方的底线和意图。

江珊珊看了一眼王明远,得到后者一个微微颔首的示意后,接过话头。

语气变得务实起来:“景明,不瞒你说,市里确实很担心。徐氏集团如果因为人事变动影响到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团队稳定,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初步讨论过几个方案,一是督促徐氏集团尽快派出得力人选接替你,确保工作无缝衔接;二是……

如果徐氏集团后续支持不力,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或者由市里成立的文旅投公司暂时接管,确保项目不停摆。”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苏景明,“无论哪种方案,景明,你的经验和思路都至关重要。

就算你离开了徐氏集团,我们也希望你能以顾问或者其他形式,继续为家乡的旅游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