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九洞探幽(2 / 2)

在北京的时候,你是操盘百亿资金的苏总,冷静得像个精密仪器。回到这里,你好像…更活泛了,眼睛里都有光了。”

苏景明握着方向盘,目光看着前方的路,嘴角噙着笑:“或许这才是本我。在外面拼杀,那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回到这里,看着这山这水,听着乡音,心里才觉得踏实,觉得做的每一件事都落到了实处。

能真真切切地让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变得更好一点。这种感觉,比在华尔街赚多少钱都充实。”

徐一蔓坐在后排,听着他们的对话,看着苏景明专注开车的侧影。

忽然轻声说:“我好像有点理解,你为什么不回北京,而是想着留在这里了。”

车子无法直达核心区,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林地边停下。几人下车,徒步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往深处走。

小杨在前面用砍刀开路,砍断拦路的藤蔓和枝杈。苏景明则不时提醒身后的两位女士注意脚下的树根和湿滑的石头。

很快,巨大的喀斯特溶洞入口如同巨兽张开的口,呈现在他们面前。

阴凉的风从洞内吹出,带着强烈的湿气和某种矿物的味道。

洞口藤萝垂挂,石壁上布满了厚厚的苔藓,周围寂静得只能听到几声空灵的鸟鸣和隐约的地下河水声。

“就是这里了。”江珊珊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强光手电,打开照向洞内,光柱划破黑暗,隐约照见里面嶙峋奇诡的钟乳石和深不见底的黑暗。

“初步探测显示,这是一个巨大的溶洞群系统,至少由九个以上规模宏大的洞厅串联而成,地下河贯穿其中,水量丰富,水景奇特。

但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岔路极多,很多区域从未被详细测绘过,安全隐患很大。”

苏景明凝视着那深不见底的洞穴,表情变得严肃而专注:“这才是真正的挑战。瀑布是阳春白雪,看得见摸得着。

这里是地下迷宫,每一步都得如履薄冰。

开发好了,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奇观;稍有差池,就是对这亿万年造化结晶的破坏,甚至是安全事故。”

他弯腰捡起一块洞口崩落的石灰岩碎块,在手里掂了掂:“珊姑娘,省地质勘探研究院那边,你有熟人不?

必须请最顶尖的专家团队来,用三维激光扫描、地质雷达这些最先进的技术,把整个洞群系统像做ct一样完整地扫描下来。

搞清楚每一处岩体的稳定性、地下河的流向流量、暗洞的分布,一丁点都马虎不得。”

“放心,这事交给我。”江珊珊立刻应承下来,“院长是我大学师兄,我明天就亲自去省里找他搬救兵。

这么好的资源,他们肯定也感兴趣。不过…”

她话锋一转,用手电光扫过洞口一片相对平缓的坡地,“即便技术勘察没问题,怎么设计游览路线也是个大难题。

要最大限度保护原始地貌,又要保证绝对安全,还要让游客能领略到核心景观,这设计费的脑筋可不比勘探少。”

“设计思路得变。”苏景明沉吟道,“不能像传统溶洞那样到处打灯光、铺水泥路。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生态洞穴开发理念,采用最小干预原则。

比如,游览路线或许可以部分采用悬空的无障碍栈道,避开脆弱的地面沉积物。

灯光系统全部采用冷光源,且可智能调节,减少对洞穴生态系统的影响;游客流量必须严格限制,实行预约制。

我们要做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谦卑地引导人们去欣赏和理解自然的神奇。”

徐一蔓听着两人的讨论,忍不住插话:“这样的话,前期投入会非常大,运营成本也高,回收周期可能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