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究极借口(2 / 2)

好像是被亲切的陕普骂舒服了,又好像是说究极借口的火候到了,秋烨把头靠在爱人肩膀上,开了新一轮的骗人话术:“我让Edward帮我引荐了几家英国的乐队经纪公司,这趟主要是谈这个事情来的。”

“能死你!”林姝信了:“国内容不下你?”

秋烨正起身子,喝了几口伯爵红茶,曾经资深投资者的口吻又回到了嘴边:“你之前总说我玩乐队是消遣,劝我别太投入。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中国大陆下一波投资风口,除了已经逐渐热起来的餐饮行业,还有即将热起来的娱乐行业,特别是乐队经济。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野生乐队吗?单单就北京来讲,校园乐队不下300支,金属乐队不下90支。想让我们这种小乐队的歌被更多人听见,光靠一腔热血屁用没有,必须往资方怀里靠。”

林姝拿过爱人手上的杯子,也尝了尝,确实比I好喝:“这倒不假。国内资本的玩法,签个保底合约,砸钱上综艺、买热搜,3个月就能把乐队炒成流量符号,商演、代言跟着来,变现快得很。你突然想通了?不当小众的叛逆妇女了?”

“我一直想得很通,但我不打算找国内公司。我这次谈了几家英国经纪公司,春天带着乐队过来首秀一下,看看能不能签成。”

“有意思……你明知国内资本能最快帮你们做出名堂,偏要舍近求远!英国经纪公司给的分成更高?还是资源更硬?”

“都不是,核心是玩法不一样。”秋烨当年忽悠投资方的口才,被搬了出来,煞有介事的开始忽悠爱人:“你想啊,国内资本对乐队的定位是什么?是‘可快速变现的娱乐产品’ 。他们要的是你按市场口味改歌,把小众风格磨成大众喜欢的糖精味,上综艺耍宝、博眼球,1年内榨干热度,等新人冒出来,你就被弃了,这是典型的‘短线收割’。咱们10年前在互联网资本市场上玩腻了的套路,我肯定不屑于陪着这帮人再玩一遍。”

林姝点点头:“确实,国内音乐资方的本质是流量生意,版权、长期发展都是次要的。但英国这边呢?他们也做商业,难道不追求利润?”

“追求,不过玩法更长线,也更懂乐队的核心价值。英国经纪公司签乐队,合约里强调的是‘创作自主权’,只要作品不触碰法律红线,资方不能干预风格、题材,甚至专辑收录哪首歌。他们的盈利点不在短期流量,而在版权和Ip沉淀。一首好歌的流媒体分成、影视配乐授权、周边衍生,能吃10年以上。比如电台司令,签了 xL Recs 这么多年,还能坚持做实验摇滚,换国内公司早被要求唱流行情歌了。”

林姝鲜少深入关注娱乐领域的资本打法,听得有点入迷。

秋烨见爱人被唬住了,越说越来劲:“资源倾斜的方向也完全不同。国内公司给乐队的资源,无非是综艺露脸、品牌代言、商演,本质是‘消耗乐队知名度’。但英国这边,资方会帮你对接优质的独立工作室、音乐媒体、制作人,能帮乐队沉淀行业口碑。行业口碑高了,身段就不一样,到了变现的时机,站着也能把钱挣到口袋里。就我,在国内讨好资方的话,陪不了笑,两边都别扭。”

“秋烨,你都多大了?”林姝苦笑着,尽量不打击爱人的热情:“玩几年,开心开心,就算了吧?后半辈子真要当个老爱豆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秋烨翘起二郎腿,仿佛回到了曾经身处财富和声望巅峰的时刻:“我先以乐队的身份和这帮英国佬玩两年,学得七七八八了,我就自己做资方。娱乐行业嘛,小打小闹的,投不了几个钱。我自己口袋里的钱扔进去,都算是国内娱乐资本圈里不容小觑的资方,我连融资都不用。”

林姝摸了摸爱人的额头,叹口气:“嗯,你弄吧。破产了的话,我养你。”

秋苗拎着几个袋子回来了,看见二妈笑得比从北京出发前更开心,暗戳戳调侃起亲妈来:“您这次跪得挺利索呀!”

顺利蒙混过关,秋烨心情很不错,看女儿也格外可爱,不但不嫌女儿没大没小,反而颇有些给女儿传授经验的耐心:“我也不是每次都靠跪,靠才华的时候多一些。你二妈是金融市场里的资深行家,我能讲给她听的故事,都是她在公司里开会时听不到的。当年你二妈把我当仇人的时候,我一套互联网外卖平台的融资方案讲完,她都叹为观止,舍不得拒绝我,上赶着要给我投资,追着我化敌为友。”

秋苗没什么社会经验,但多少有点生活经验,很尴尬的看了二妈一眼,求反驳:“您赶紧揭穿她呀,她都编得没谱儿了!”

林姝看看大屏幕上的登机提示,又俯身把零七八碎的东西往一个大袋子里合:“她说是,就是呗。我和你妈不共戴天之前,我还当过你妈的小迷妹呢!秋总呀,我可是仰视了好几年呢……”

秋苗没听过这段故事,挽着二妈的胳膊,排队登机的时候追问个没完没了。

秋烨跟在两人后边很安静,思考着自己刚才的那套谎话:<虽然是编给林姝听的胡说八道,但鞭辟入里,商业逻辑很通畅啊!回国后,我得把签家靠谱经纪公司的事情提上日程,搞不好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呢……娱乐资本和创投资本交叉性不大,应该不会有人在意我的出现吧?再说了,红杯咖啡的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