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看着李意浓,道出了这顿饭真正的目的:“你知道傅主任为什么要招博士生吗?以他今时今日的学术地位,早就不用在意教学任务了。他亲手带出来的博士生,以后在国内胸腔微创手术领域,必定是一批极具话语权的新星。这些新星在接受手术训练时使用的手术设备,会对他们的临床生涯产生深远影响。一旦养成了某个品牌设备的操作习惯,成为某个领域具备话语权的主刀大咖后,在提采购技术参数的时候,自然会提自己爱用的东西。”
见李意浓没有面露反感,乌龙趁热打铁继续说:“你和罗菡菓是学霸,能留在咱们学校的附院做临床工作,真的很了不起!这可是国内响当当的大三甲,每年要承接多少场外省市的进修培训任务,你俩知道吗?这些外省市医院的青年医生,结束进修后回到自己的医院,那都是科室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附院跟着学了什么,就会要求自己的医院买什么。而傅主任亲手带出来的博士生呢,自然就是附院胸外科的技术骨干,承接各种各样的进修培训任务、学术交流任务,所谓的行业名誉、江湖地位,这不就手到擒来了嘛!”
李意浓听着乌龙的解释,心中豁然开朗,这才明白这场聚会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关联,也对医疗行业复杂的商业与学术交织的生态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罗菡菓拿过接力棒:“意浓,我知道你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你不用想太复杂。咱们都是为了让医疗得到更好的发展,病人能受益,这才是最重要的。你看,傅主任能把你视作计划中的一员,还不是看中了你是天生的外科手术好苗子!要是你再能成为傅主任的博士生,以后不管是在临床上还是在学术上,肯定大有作为!”
李意浓尴尬的笑了一下:“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竞争那么激烈。”
乌龙连忙说:“以你的能力肯定没问题,而且现在你了解了这些,说不定对考博还有帮助呢……”
李意浓一脸疑惑,实在想不明白了解这些商业问题和考博之间能有什么关系:“我不太明白你刚才的话。”
乌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隐晦的笑容,没有正面回答李意浓的问题,只递给了罗菡菓一个眼神。
罗菡菓心领神会,接过话茬:“意浓,博士生导师的科研项目需要经费,这你应该知道吧?傅主任这次招博士生的课题项目,经费是瑞士一家慈善基金出的,xx.Sc公司又是这家慈善基金背后的金主之一。接受xx.Sc公司,是成为傅主任博士生的前置必要条件。如果你不接受这家公司,就算通过了考核,也过不了博导面试这一关。”
李意浓顿了几秒,问:“那考核呢?是摆设吗?”
乌龙:“当然不是,考核肯定是真刀真枪要过关的呀!如果没能通过考核,那就证明你没有能力成为一个具备商业价值的顶尖医生,毕竟公司不会平白无故支持没有潜力推广设备的人。”
罗菡菓:“我这么给你举例子吧……30个人参加考核,10个人通过。10个人里有3个人能被博导面试合格,失去录取机会的7个人就是没能参加我们今天这类饭局的人,你明白了吗?”
李意浓听完,心中一阵恍然,可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她陷入了沉思,一方面惊讶于背后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对自己考博之路的 “变数” 感到有些迷茫。
乌龙看了一眼腕子上的欧米伽手表:“你得这么想,病人总归是要生病的,不管医生会不会治,有没有先进工具,病都在那。医生有了更先进的治疗工具,病人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这难道不是造福人类吗?咱们推广的是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又不是以次充好,把落后的东西硬塞到临床治疗里!我们难道不正义吗?”
一顿饭的功夫,李意浓仿佛是完成了某种破茧仪式,虽然当场并未表态,但心中已然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