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326章 皇帝下旨,罢黜查办

第326章 皇帝下旨,罢黜查办(1 / 1)

天牢中秦桧那番充斥着疯狂、恐惧与恶意的“最终辩解”,被刑部官员原封不动地整理成册,连同其他如山铁证,一并呈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当那记录着癫狂呓语的纸张在指尖翻动,当秦桧临死前将霍云与李文渊描绘成“更危险混沌”的嘶吼在脑海中回荡,皇帝眼中最后一丝犹豫终于被冰冷的决断所取代。

秦桧必须死,其党羽必须清算,这不只是为了平息朝野怒火,更是为了斩断一切与那危险“秩序”之力相连的触须。而霍云……皇帝的目光掠过奏章中关于北境“幻象”、李文渊“异术”的隐晦提及,瞳孔微微收缩。他不能允许另一个可能掌控非常之力、甚至可能如秦桧所言“代表着秩序也无法容忍之可能”的势力,在自己眼皮底下悄然坐大。

翌日清晨,钟鼓齐鸣,百官肃立。金銮殿上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龙椅上的皇帝,身着十二章纹冕服,面容肃穆,不怒自威。他没有给任何官员奏事的机会,直接对身旁的内侍微微颔首。

内侍上前一步,展开手中明黄的绢帛,用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尖细嗓音,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统御万方,赏功罚罪,纲纪为先。尔太师秦桧,本受国恩,位极人臣,然其不思报效,反怀枭獍之心。欺君罔上,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构陷忠良。更甚者,妄窥天机,勾结妖邪,假借‘秩序’之名,行祸乱之实,几致社稷倾覆,黎民倒悬!其罪滔天,罄竹难书,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严厉的措辞,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在每一个曾与秦桧有所牵连的官员心上,让他们遍体生寒。

“着即:褫夺秦桧一切官爵封诰,追削本身,并三代诰命!其府邸查抄,家产充公!其尸身……曝市三日,以儆效尤,后挫骨扬灰,不得入土!”

挫骨扬灰!这是对臣子最严厉、最彻底的惩罚,意味着彻底的否定与毁灭,连一丝存在的痕迹都要抹去。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然而,圣旨并未结束。内侍的声音略微提高,继续宣读:

“秦桧之罪,非止一人。其党羽遍布朝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吏部尚书周通判、御史中丞贾宜民、兵部侍郎……等一干人等,或贪墨营私,或构陷良善,或曲解朝纲,罪证确凿,不容宽贷!”

一连串的名字被念出,皆是秦桧核心党羽及重要爪牙,其中不少还是昨日在朝堂上倒戈“揭发”最积极者。他们此刻面无人色,瘫软在地者甚众。

“着将上述人等,即刻罢黜官职,锁拿下狱,交三司会审,依律从严惩处!其家产,一并查抄充公!”

清洗的范围和力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皇帝显然是要借着秦桧倒台的机会,将朝堂彻底清理一遍,将所有不稳定因素连根拔起。

“另,”内侍话锋一转,语气似乎平和了些许,但内容却让霍云目光微凝,“北境都督、武安侯霍云,忠勇可嘉,功在社稷,于肃清秦桧乱党一事,亦有其功。朕心甚慰。”

先扬后抑,帝王心术。

“然,北境新定,事务繁杂,龙城之战,虽有破敌之功,其间细节,尤需明晰。着霍云于府中静思,暂卸天策上将军印信及总摄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专心厘清北境军务细则,尤其是涉及非常规手段之功过赏罚,具表详奏,不得有误。”

暂卸军权!虽是“暂卸”,但夺其“天策上将军”与“副元帅”这两个最具实权、可调动天下兵马的职位,其意味不言而喻!这是明升暗降,是实实在在的削权与警告!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阳光透过高窗照射进来,在光滑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冰冷与压抑。

秦桧及其党羽被彻底打落尘埃,甚至死后不得安宁。而刚刚立下大功的霍云,也被顺势剥夺了最核心的兵权,被责令“静思”和“详奏”,实则被圈禁在府邸,处于严密的监控与审视之下。

皇帝的旨意,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在肃清敌人的同时,也将霍云这头可能存在的“猛虎”,暂时关入了笼中。他要用时间,用审查,用孤立,来慢慢厘清霍云身上那令人不安的迷雾,来判断他究竟是国之柱石,还是……下一个更危险的“秦桧”。

霍云面色平静,出列,躬身,谢恩。所有的情绪都被完美地掩藏在冷峻的面容之下。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招,飞鸟尽,良弓藏,更何况他这把弓,在皇帝眼中,或许还缠绕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妖异”之气。

罢黜查办的旨意,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席卷了整个京城。秦桧一党的时代彻底终结,而霍云与皇帝之间,那场关乎权力、信任与生存的无声博弈,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微妙、更加危险的阶段。联盟的外部压力骤然减小,但来自最高权力的审视与猜忌,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得更高,也更近了。

而此刻,前往落鹰涧“探视”李文渊的御医车队,恐怕已抵达了目的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