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224章 霍云的亲自质问

第224章 霍云的亲自质问(2 / 2)

“破障凝心术?”霍云重复着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眉头紧锁。

“正是。”李文渊煞有介事地解释道,“久闻霍将军麾下将士勇悍无匹,然刚极易折。经此前大败,将士们心中郁结之气深重,看似勇猛,实则心神已蒙尘垢,如同被无形枷锁束缚。常规操练,不过锻炼筋骨,却难涤荡心尘。长此以往,临阵对敌,看似勇往直前,实则心神不属,极易为敌所乘,一触即溃。”

他顿了顿,观察着霍云的神色,继续道:“下官这‘破障凝心术’,看似荒诞,实则是以外力强行搅动其固有之‘神’,打破他们因循守旧、自以为是的行动模式。令其‘知对而行错’,正是在于激发其内心深处对‘失控’的恐惧与反思。唯有先破而后立,将其旧有之骄傲、惯性彻底打碎,方能涤净心尘,重塑其专注与绝对服从之意志。此过程固然痛苦,犹如刮骨疗毒,但却是重获新生的唯一途径。”

这一番话,半真半假,夹杂着心理学概念和故弄玄虚的包装,被李文渊用极其诚恳的语气道出,竟也有了几分歪理邪说的说服力。

霍云目光闪烁,显然并未全信。他死死盯着李文渊:“依你之言,这‘破障’需到几时?‘凝心’又在何时?莫非要在北蛮打上门来时,让我麾下儿郎们还在校场上分不清左右吗?!”

“将军稍安勿躁。”李文渊不慌不忙,“破障易,凝心难。然一旦功成,将军所得,将不再是一群仅凭血气之勇的武夫,而是一支真正令行禁止、在任何绝境下都能保持绝对冷静和服从的铁军。至于时间……”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霍云一眼,“那就要看将军,是否信得过下官,又是否……愿意付出这刮骨疗毒的代价了。”

“代价就是让我军心涣散,士气低迷?”霍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李巡阅使,你可知现在营中流言四起,军心浮动!若因此生出营变,这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流言止于智者,军心浮动的根源在于对未知的恐惧,而非下官的训导之法。”李文渊毫不退让地与霍云对视,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隐形的力量,“至于责任……若因循守旧,坐视大军在颓丧中耗尽最后一丝元气,最终被北蛮屠戮殆尽,这责任,又该由谁来担?”

他向前微微一步,声音压低了几分,却更具穿透力:“霍将军,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下官奉皇命而来,并非为了争权夺利,亦无意折辱将军麾下健儿。所为者,不过是想为这落鹰涧,为这北境,寻一条活路而已。将军若认为下官之法乃是邪术,有害无益,大可现在就将下官拿下,军法处置。下官,绝无怨言。”

帐内再次陷入死寂。

油灯的光芒跳跃着,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扭曲、拉长,如同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角力。

霍云胸口剧烈起伏,咳嗽声再次不受控制地涌出,他用手帕死死捂住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李文渊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他的心上。活路……这两个字对他而言,太重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营地现在面临的绝境。朝廷的援军希望渺茫,内部的士气濒临崩溃……或许,真的需要一场不破不立的豪赌?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巡阅使,对方眼神清澈,态度坦然,仿佛真的问心无愧。可那“破障凝心术”的诡异效果,又实在令他无法完全安心。

信,还是不信?

赌,还是不赌?

这抉择,重逾千斤。

良久,霍云缓缓放下手帕,那抹血色已被他紧紧攥在掌心。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靠在榻上,闭上了眼睛,声音疲惫到了极点:

“李巡阅使……你的方法,霍某……姑且再看几日。”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如电,钉在李文渊身上,带着最后的警告:“但若最终证明你只是在故弄玄虚,浪费我军中宝贵的时日,甚至包藏祸心……即便霍某身死,也必有人取你性命!”

李文渊面色不变,躬身一礼:“下官,谨记将军之言。必不负所托。”

他转身,从容不迫地离开了帅帐,将一室的凝重与挣扎,留给了榻上那位油尽灯枯的将军。

帐外,夜凉如水。李文渊抬头望了一眼漆黑的天幕,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知道,这第一关,算是勉强过去了。接下来,就是要让这“破障凝心术”,结出霍云无法拒绝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