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128章 朝堂哗然,意外破局

第128章 朝堂哗然,意外破局(2 / 2)

“陛下,”李文渊声音沉稳,并未被这坏消息扰乱心神,“雁回关虽失,然蛮族孤军深入,其势虽凶,其弊亦显。”

他顿了顿,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然后清晰地说道:“其一,后勤。蛮族骑兵迅捷,然其粮草补给必然困难。数万大军深入我境,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其补给线漫长,易受袭扰。”

“其二,地形。雁回关以南,虽地势开阔,然河网渐密,城镇林立,并非一马平川。蛮族骑兵优势在此地将大打折扣。我可利用城池、山川、河流,节节抵抗,消耗其兵力与锐气。”

“其三,人心。蛮族残暴,所过之处,必然烧杀抢掠,民心惶惶。陛下可下明诏,激励北疆百姓团结自保,坚壁清野,让蛮族抢不到粮,抓不到夫,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时,严令各地官员,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敢有弃城而逃、投降献媚者,立斩不赦,家产充公,眷属为奴!”

他这番话,没有空谈忠义,而是从敌人弱点、地理优势和民心向背三个非常实际的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甚至有些狠辣的策略(如坚壁清野、连坐法)。

尤其是“人民战争”、“坚壁清野”这些概念,虽然用语不同,但其核心思想让在场的许多老于行伍的将领都眼睛一亮!这确实是遏制蛮族骑兵锋芒、消耗其力量的有效手段!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身体微微前倾。

李文渊继续道:“至于援军,自然要派。但不可仓促浪战。当选择精锐,扼守几处关键城池与险要,如钉子般扎下,阻挡蛮族兵锋。同时,可派小股精锐骑兵,不断袭扰其后勤线,断其粮道,让其首尾不能相顾!”

“此外,”他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被众人忽略的问题,“蛮族此次能如此迅速攻破雁回关,其情报之准、进军之速,远超以往。臣怀疑……朝中或北疆内部,恐有奸细与之呼应,为其提供我军布防、粮草囤积之情报!”

“奸细”二字一出,满堂皆惊!许多官员脸色骤变!

秦桧更是厉声喝道:“李文渊!休得胡言乱语,扰乱军心!你有何证据?!”

李文渊平静地看向他:“秦大人,下官并无实证,只是基于常理推断。若非如此,难以解释蛮族此次用兵为何如此精准狠辣。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警惕。请陛下明察!”

他没有咬定一定有,而是提出了合理的怀疑,将排查内奸的球踢给了皇帝和相关部门。这既展现了他的敏锐,又避免了授人以柄。

整个偏殿再次陷入寂静。所有人都被李文渊这番有条不紊、切中要害的分析与建议所震撼。这哪里像一个初入朝堂的翰林侍读?分明像一个深谙兵事、老谋深算的谋士!

之前那些弹劾他“纸上谈兵”的言论,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李文渊,缓缓开口道:“坚壁清野,节节抵抗,袭扰粮道,排查内奸……李卿所言,老成谋国,切中肯綮。”

老成谋国!切中肯綮!

这八个字从皇帝口中说出,分量何其之重!等于是彻底肯定了李文渊的能力和价值!

秦桧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知道,经此一役,再想用“幸进”、“无能”、“妖异”之类的罪名扳倒李文渊,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拟旨!”皇帝不再犹豫,沉声下令,“就按李侍读所奏要点,令兵部、户部、各督抚即刻执行!着锦衣卫、东厂,秘密彻查北疆及京中可能与蛮族勾结者,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臣等遵旨!”重臣们齐声应道,看向李文渊的目光,已然彻底改变。

朝堂哗然之后,是意外的破局。

李文渊凭借在军国大事上的真知灼见,一举扭转了自身极度不利的处境。那只曾经落在奏折上的鸽粪,此刻仿佛也变成了一种诡异的注脚,衬托出这个年轻人的不凡与……神秘。

当李文渊再次躬身退回角落时,他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幸进之徒”,而是真正在帝国最高决策层,留下了自己印记的“李侍读”。

风暴,似乎暂时过去了。但李文渊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他展现出的能力越强,招致的忌惮和敌意,也将会越深。

不过,那又如何?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那些心思各异的朱紫重臣。

这京城的水,他已然蹚了进来,并且,成功地搅动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