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116章 反将一军,文书秒速完成

第116章 反将一军,文书秒速完成(2 / 2)

李文渊几乎可以肯定,这所谓的“旧例”和“请入文书”,八成又是对方故意设置的障碍。那文书递上去,大概率会被各种理由打回来,或者石沉大海。

孙典簿看着李文渊,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他料定这个毫无根基的“幸进”之徒,要么知难而退,要么就会在这文书上栽跟头——写得太简单,显得无能;写得太复杂,容易出错;写得中规中矩,则毫无亮点,照样被驳回。

然而,李文渊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只见李文渊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为难之色,反而像是松了口气,露出诚挚的笑容:“原来还有此法!多谢孙大人指点!这‘请入文书’,不知可有格式要求?下官这就去写,绝不敢耽误大人工夫!”

孙典簿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道:“格式……倒无定例,但需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尤其要阐明为何能胜任书库整理之责……”

“下官明白了!”李文渊打断他,转身就对百晓生道,“百先生,备纸墨!”

百晓生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取来了文房四宝。

孙典簿坐在一旁,打算看李文渊如何抓耳挠腮、憋写这份文书。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几个挑刺的理由。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他彻底傻眼。

只见李文渊铺开纸张,略一沉吟,便提笔蘸墨,落笔如飞!那笔尖在纸上游走,几乎不带停顿,一行行工整而带着一丝独特风骨的小楷便流淌而出。其内容更是条理分明,先陈述奉旨入京、渴望报效之心,再言明自身于文书案牍亦有经验(在青云县处理积案),最后表达愿从最基础的书库整理做起,为翰林院、为朝廷贡献绵薄之力的决心。言辞不卑不亢,逻辑严谨,情真意切。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篇近千字的“请入书库协理文书”便已完成!李文渊吹干墨迹,双手奉给孙典簿:“孙大人,请您过目。”

孙典簿机械地接过文书,低头看去,越看越是心惊!这文笔,这逻辑,这反应速度……这哪里像个靠“歪门邪道”上位的幸进之徒?便是许多科举正途出身的进士,写这种公文也未必能如此迅捷流畅、切中要害!

他张了张嘴,那些准备好的挑刺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这文书,从格式到内容,简直无懈可击!

“孙大人?可是有何不妥?”李文渊“关切”地问道。

孙典簿猛地回过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强自镇定道:“没……没什么不妥。李大人果然……文思敏捷。既然如此,下官便先将此文带回。”

他几乎是有些慌乱地将文书卷起,塞入袖中,起身告辞。那背影,怎么看都有些仓促和狼狈。

送走孙典簿,百晓生忍不住赞叹:“大人高才!此文情理兼备,那孙典簿怕是挑不出半点错处!”

李文渊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前世作为互联网社畜,写过的项目计划、述职报告、扯皮邮件比这复杂十倍百倍,早就练就了一身“快速产出符合要求文本”的本事。应付这种程式化的公文,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他走到窗边,看着孙典簿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

“文书是递上去了,但能否通过,还是两说。”李文渊淡淡道,“不过,至少我们表明了态度,也展示了能力。接下来,就看翰林院那边,接不接招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被动等待。对方出招,他便接招,并且漂亮地打了回去。这京城的第一局博弈,他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但更大的风雨,恐怕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