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仁义最近走路都带风。
信用券在永昌县打开局面后,这个精明的商人像是突然开了窍,整天琢磨着怎么把生意做大。这天他兴冲冲地来找李文渊,怀里抱着一摞账本。
"东家,我发现个问题!"他把账本在桌上摊开,"您看,咱们在永昌县的生意,都是靠人情维系。瑞福祥的老板是看中咱们的盐,德昌米行的东家是我表亲...这不够稳妥啊!"
李文渊挑眉:"那你说怎么办?"
"得让他们离不开咱们!"贾仁义眼睛发亮,"我琢磨出几个新点子..."
他掰着手指头数:"第一个叫'连锁经营'。咱们在永昌县开个'青云分会',专门负责信用券兑换和盐业买卖。第二个叫'品牌效应',所有咱们出去的货,都打上'青云'的标记。第三个..."
"等等。"李文渊打断他,"这些词你从哪听来的?"
贾仁义不好意思地笑笑:"前些天白晓不是弄来几本海外杂书吗?我闲着翻了翻,上面有些说法挺新鲜,我就...稍微改了改。"
李文渊强忍笑意。好家伙,这贾仁义无师自通,居然琢磨出连锁经营和品牌概念了。
"你继续说。"
"我是这么想的,"贾仁义越说越兴奋,"咱们在永昌县设分会,不光做买卖,还要把咱们的规矩带过去。统一的秤、统一的价、统一的服务。时间长了,老百姓就认咱们这块招牌!"
"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利益啊!"贾仁义拍着大腿,"参加咱们的连锁,能用咱们的信用券,能优先拿到好盐,还能分红。这好处实实在在的,谁不想要?"
李文渊沉吟片刻。这思路确实超前,但风险也不小。
"你先找两家试试水。记住,宁缺毋滥。"
"明白!"贾仁义兴冲冲地去了。
没过几天,永昌县就传出风声:青云总会要搞"连锁经营",入选的商户能享受各种好处。
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等贾仁义把具体章程一亮——信用券互通、货源优先、利润分成,几个大商户立刻坐不住了。
瑞福祥的老板第一个找上门:"贾掌柜,这连锁经营...我们瑞福祥能不能参加?"
"当然可以!"贾仁义拿出早就拟好的契约,"不过要守我们的规矩。第一,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第二,每月查账;第三..."
他一条条念下来,瑞福祥老板听得直冒汗。这规矩也太严了!
"要不...我再想想?"他打退堂鼓了。
贾仁义也不挽留:"您慢慢想。不过名额有限,德昌米行已经签了。"
"德昌签了?"瑞福祥老板一愣,"他们不是最保守的吗?"
"所以机会不等人啊。"贾仁义慢悠悠地喝茶。
第二天,瑞福祥老板又来了,这次带着印章:"我签!"
有了瑞福祥带头,其他商户也陆续跟进。不到半个月,永昌县就有八家大商户加入了"青云连锁"。
贾仁义趁热打铁,又推出"品牌计划"。所有连锁商户卖的商品,都要挂上特制的木牌,上面刻着"青云认证"四个字。
开始大家还嫌麻烦。可很快老百姓就发现,有这块牌子的店铺,东西确实好。盐是青云总会的盐,布是瑞福祥的精品,连米都是德昌米行的新米。
"认准这个牌子,错不了!"买菜的婆子们都这么说。
更绝的是贾仁义搞的"会员制"。在连锁商户消费满一两银子,就能办"青云会员",享受九五折优惠。这招一出,永昌县的富人圈都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