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凉的感觉涌入脑海,李文渊感觉自己的思维似乎活跃了不少,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多了些新的可能。他立刻集中精神,浏览了一下系统商城临时出现的几本知识手册。
“简易污水处理技术手册”:介绍利用重力流、沉淀池、简单过滤材料(如砂石、木炭)等构建初级污水处理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兑换需15点能量。
“城市交通管理初解”:阐述道路分级、人车分流、简易交通标志、特定时段禁行等基础概念与管理措施。兑换需10点能量。
“古代消防设施改良图册”:提供对现有水井、水缸、了望塔等消防设施进行改良,以及组建专业救火队、配备改良工具(如压力喷水车雏形)的设想与图纸。兑换需12点能量。
能量!又是能量!李文渊看着自己只剩下75点的能量槽,感觉心在滴血。但这三本手册,确实切中了当前的要害。
他咬了咬牙,先将相对最便宜也最急迫的“城市交通管理初解”兑换了出来(能量剩余65点)。一股关于道路规划、交通组织的基础知识涌入脑海。
做完这一切,现实中不过过去片刻。李文渊抬起头,对杨弘业道:“大人,这些问题盘根错节,需系统解决。草民有些初步想法,或可一试。”
“哦?快快讲来!”杨弘业精神一振。
李文渊结合刚刚获得的知识和“灵光一闪”带来的灵感,开始阐述:
“其一,排污与垃圾。可规划新建或拓宽主要排水沟渠,引入活水冲刷。在城内东南西北四角,设立大型砖石砌筑的‘化粪池’与‘垃圾集中点’,定期由专人清理转运至城外指定地点堆肥或填埋。此事可招募城内贫苦百姓组成‘清污队’,既解决其生计,也保持环境卫生。”
“其二,交通拥堵。可将城内道路划分主次干道,主干道严禁商贩占道经营,规定车马行进方向。在繁华路口,可设……嗯,可设专人持特定旗语或标识指挥交通。还可规定某些大型货车只能在夜间入城。此谓‘交通管理’。”
“其三,消防隐患。责令城内所有商户、富户必备大水缸并储满水,谓之‘太平缸’。组织衙役及招募壮丁成立‘救火队’,配备水桶、挠钩、云梯等物,进行演练。可在城内高处设立‘望火楼’,日夜派人值守,一旦发现火情,即刻鸣锣示警。”
李文渊侃侃而谈,将现代城市管理的的一些基础概念,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述出来。虽然细节还很粗糙,但方向和框架已经让杨弘业耳目一新,眼中异彩连连。
“好!好一个‘交通管理’!好一个‘救火队’!此等举措,确是良方!”杨弘业击节赞叹,“只是……这新建沟渠、化粪池、设立救火队等,皆需银钱人手……”
李文渊微微一笑:“大人,县库如今充盈,正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时。至于人手,招募百姓参与,给付工钱,亦可刺激民生。总会亦可捐资一部分,协助办理。况且,环境整洁、交通顺畅、防火安全,本身也有利于商贸发展,于我总会亦是有利之事。”
杨弘业闻言,再无顾虑,当即拍板:“好!就依你之策!本官即刻下令,召集胥吏,勘定地界,核算钱粮,尽快施行!”
离开县衙,李文渊立刻找来“青云三杰”,将“灵光一闪(团队版)”的效果共享(系统默认团队包括他们),并拿出了那本“城市交通管理初解”和脑海中“基础城市建设规划图(残缺)”的相关部分进行讨论。
在技能加持下,四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灵感迸发。
百晓生提出可以利用他的情报网,宣传新规,并收集民众反馈。
贾仁义则开始核算各项工程的成本与招募人手的预算。
赛鲁班更是双眼放光,对着那简陋的交通标志和消防设施改良图陷入了痴迷,已经开始琢磨用什么材料制作更耐用,如何改进那“压力喷水车”的雏形了。
看着干劲十足的团队,李文渊心中稍安。治理的难题虽然棘手,但并非无解。有了系统的知识引导和团队的集思广益,他相信青云县能够迈过这道坎,成为一个更加宜居、繁荣的地方。
而他,也在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隐隐感觉到,这“不靠谱”的系统,似乎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推动着他,不仅仅是赚钱逍遥,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和改变着这个世界的进程。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多攒点能量,把污水处理和消防的手册也换出来了……”李文渊看着系统商城里那两本让他眼馋的手册,暗自盘算。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但他的“摸鱼”致富(兼带搞基建)之路,似乎也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