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私铸铜钱的陷阱(2 / 2)

李文渊不动声色地对众人道:“此事棘手,但未必不是机会。赵大哥,你立刻带人,以维护市场秩序为名,尽可能多地收缴市面上流通的劣钱,注意态度,不要激化矛盾。白晓,你发动你的关系,打听一下最近有没有陌生面孔在县城或者周边活动,尤其是和矿产、冶炼有关的。贾先生,你核算一下,如果我们总会现在推出一种只能在总会旗下商铺使用的‘代金券’,面值等同铜钱或银子,暂时替代部分现金交易,可行性有多大,需要多少准备金。”

众人领命,虽然对“代金券”的概念还有些模糊,但出于对李文渊的信任,立刻分头行动。

李文渊则拿起一枚孙小乙带回来的劣质铜钱,握在手中,心中默念:“使用“材料溯源(初级)”!”

一股微不可查的能量波动从系统传出,融入铜钱。刹那间,李文渊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片段画面:昏暗的矿洞,粗糙的冶炼炉,掺杂着大量铅锡的铜料……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处看起来像是废弃窑厂的地方,位于青云县与邻县交界的山区。

“原料来源……废弃窑厂……交界处……”李文渊若有所思。这地点选得刁钻,便于隐藏,也便于出事时甩锅。

他立刻又取出那个只有指甲盖大小、形似蜜蜂的“微型侦查蜂(一次性)”,设定好大致方向和“寻找铜钱铸造窝点”的指令。小蜜蜂翅膀一阵高频振动,悄无声息地飞出窗户,消失在天空中。

“希望这小东西别撞树上……”李文渊在心里默默祈祷。

做完这一切,李文渊起身前往县衙求见杨弘业。

县衙二堂,杨弘业显然也收到了消息,面色凝重。私铸铜钱是重案,发生在我的任上,还是在他刚刚经历钱师爷风波之后,这让他倍感压力。

“李文渊,你来得正好。市面铜钱之事,你可有听闻?”杨弘业直接问道。

“草民正是为此事而来。”李文渊拱手道,“此事绝非偶然,乃有心人刻意为之,意在扰乱青云县,打击大人威信。”

“本官亦有此怀疑。”杨弘业沉声道,“你可有良策?”

李文渊将自己的分析和部分计划(省略系统部分)和盘托出:“当务之急,一是稳定市场,二是揪出元凶。草民已让赵县尉收缴劣钱,避免恐慌蔓延。同时,草民通过一些渠道,初步锁定了私铸窝点可能位于县境交界处的废弃窑厂,已派人进一步探查。”

杨弘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李文渊动作如此之快。

“至于稳定市场,”李文渊话锋一转,“强制通行劣钱或一味收缴都非长久之计。草民斗胆,有一建议。”

“讲。”

“可暂时由县衙出面,联合草民正在筹备的‘青云商贸总会’,推行一种‘青云信用券’。此券由县衙背书,总会负责印制和兑换,面值与官钱等同,可在总会旗下所有商铺及认可此券的商户中使用。百姓可将手中劣钱按一定比例(需核定)兑换成信用券,以保证日常交易。待劣钱风波过后,再逐步回收信用券,兑付官钱或白银。”

杨弘业闻言,陷入了沉思。这“信用券”的概念颇为新颖,风险也不小,一旦失败,或者总会卷款跑路,后果不堪设想。但眼下似乎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若此事能成,不仅能解决眼前危机,还能将一部分民间金融的主动权掌握在官府(和他杨弘业)手中。

“此法……颇为大胆。你总会能有如此财力兑付?”杨弘业质疑道。

“初期不需全额兑付,只需保证流通和有限兑换即可。草民可立下军令状,若因此引发乱局,愿一力承担!”李文渊斩钉截铁。他相信贾仁义的操盘能力,也相信这危机中的机遇。

看着李文渊自信的眼神,想到他之前屡次创造的“奇迹”,杨弘业权衡利弊,终于下定了决心:“好!本官就信你一次!即刻起草告示,颁布此法!赵虎那边,一有窝点确切消息,立刻捣毁!”

“是!大人英明!”

就在李文渊与杨弘业敲定方案细节时,那只“微型侦查蜂”晃晃悠悠地飞了回来,落在李文渊袖口,传递回了清晰的图像——正是那处废弃窑厂,内部人影绰绰,炉火正旺,地上堆放着大量私铸的劣钱和原料。甚至,它还拍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钱不多那个失踪已久的管家,钱福!

果然是周通判的余孽!而且找了个地理优势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李文渊心中大定,将情报通过赵虎秘密传递给了杨弘业。

杨弘业闻讯,精神大振,立刻命令赵虎点齐兵马,联合邻县(提前打了招呼)的差役,连夜奔袭交界处废弃窑厂。

行动异常顺利,人赃并获!钱福及其手下数十名铸钱工匠无一漏网,查获劣质铜钱数千贯,以及大量的铸造工具和原料。

消息传回,青云县百姓欢呼雀跃,杨弘业的威信得到巩固。而“青云信用券”在官府的强力背书和李文渊总会的信誉支撑下,也成功推行开来,初步稳定了市场,甚至让总会的名号和信誉一下子树立了起来。

州府,周通判府邸。

“啪!”又一个茶杯遭了殃。

“钱福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周通判脸色铁青,胸口闷得发疼。他没想到李文渊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刁钻,不仅迅速平息了风波,还借此机会推广了什么“信用券”,反而壮大了声势!

“老爷,那李文渊……似乎总能料敌先机,而且手段……不像常人。”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

周通判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他喘着粗气,一字一顿地道:“通知我们所有的人,没有万全把握,不准再轻易动手!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让他万劫不复!”

他盯着青云县的方向,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个让他屡次吃瘪的年轻人。

“李文渊,你等着!你的好运,就快到头了!”

青云县再次度过一劫,但李文渊知道,周通判的报复绝不会停止,下一次,恐怕将是更加凶险的杀局。而他与这个不靠谱系统的“坑爹”组合,还将继续在这条充满荆棘与笑料的路上,跌跌撞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