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川魂重铸抗日风云录 > 第137章 宜昌烽烟(三)

第137章 宜昌烽烟(三)(2 / 2)

楼下码头上,汉阳铁厂的工人们正拼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最后的设备搬运工作。他们身着破旧不堪的工装,那布料上满是岁月与劳作留下的深深浅浅的斑驳痕迹,补丁层层摞叠,就好似他们饱经磨难、千疮百孔的生活。

工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深深的疲惫,那是连日来不眠不休劳作的印记,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一种绝不向命运低头、绝不向侵略者屈服的灼灼光芒,那光芒仿佛是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那一批批机床部件,在他们眼中,绝非仅仅是冰冷的金属器械,而是国家工业复兴的希望火种,是他们心中最后的一丝曙光。每一件都沉重得仿佛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压在他们的肩头,却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他们喊着雄浑而悲壮的号子,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从他们灵魂的最深处迸发而出,充满了力量。

这声音混着江水拍岸的澎湃声响,在这阴霾笼罩的天地间久久回荡,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仿佛是他们向侵略者发出的最有力的宣战,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坚韧意志,犹如钢铁般坚硬,永远无法被摧毁!

“卢先生,林工程师求见。”秘书的声音,仿佛也被这寒冷的空气冻得僵硬,带着丝丝水汽,在十月的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悄然传入卢作孚的耳中。

这声音在这寂静压抑得如同死寂一般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话音刚落,林若雪便如一阵疾风般冲了进来。她的白大褂下摆还滴着江水,那水滴“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仿佛在急切地诉说着一路的艰辛与匆忙。她将一叠图纸用力拍在桌上,图纸因为用力而微微卷曲,上面的线条仿佛也在焦急地诉说着局势的万分紧迫。

她的发丝凌乱地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宛如沾着露水的蛛网,更添几分狼狈。“日军前锋已过荆门,这些设备......”她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然而却掩不住眼底那如焚的焦灼,恰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她的眼中疯狂地跳跃。

卢作孚微微皱眉,神色愈发严峻,缓缓伸出宽厚而有力的手掌,按住她微微颤抖的肩膀。他的手掌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似要通过这轻轻的一按,将勇气与镇定传递给她。而后,他将一张泛黄的电报纸推到她面前。

电报纸的边缘已然破损,仿佛经历了无数次的辗转与摩挲,诉说着它一路的坎坷。“三天前收到的。”他鬓角的白发,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光,恰似岁月也在这沉重的局势下染上了一层厚厚的霜色,每一根白发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令尊说‘船在人在,设备在国运在’。”

林若雪的指尖轻轻抚过电报纸上父亲那熟悉的字迹,那字迹仿佛带着父亲的温度,顺着指尖,一直蔓延到她的心底。恍惚间,那个抱着钢轨毅然跳入火海的身影又清晰地浮现在她的眼前。

父亲的面容是那样坚毅,眼神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忠诚与热爱,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此刻正坚定地注视着她。窗外,二十艘民生轮船正逆流而上,船舷的“汉”字被朝阳镀成如血的颜色,恰似在这片动荡的江面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们不屈的抗争精神,也仿佛是父亲那永不熄灭的信念在指引着他们前行。

卢作孚看着林若雪的表情变化,眼中闪过一丝关切与鼓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仿佛在说:“别担心,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林若雪感受到了他的鼓励,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丝坚定。

霜降前夜,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唯有江水的流淌声在黑暗中潺潺作响,仿佛是大地深沉的呼吸。码头边,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虫鸣,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寂,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压抑。

周明远在趸船上寻到林若雪时,她正跪在甲板上,全神贯注地焊修发电机。四溅的火花,如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映亮了她那张沾满油污的脸。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发电机,那是她此刻的全部希望,也是国家工业复兴的关键所在。

周明远望着她,不禁想起去年除夕重庆码头那绚烂的烟花。那时的重庆,还充满着节日的欢乐与祥和,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街头巷尾欢快地奔跑着,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可如今,眼前满是战火留下的沧桑痕迹,让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喝碗姜汤吧。”周明远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关切,仿佛生怕打破这寂静中的专注。他递过手中的粗瓷碗,姜汤的热气袅袅升腾,模糊了他的眼镜片,也模糊了这残酷现实中的一丝温情。姜汤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给这寒冷的夜增添了一丝温暖,仿佛是黑暗中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林若雪头也不抬,专注地盯着手中的工作,“这是汉阳铁厂最后的动力心脏。”她沾满油污的手指轻轻划过图纸,仿佛那是她心中最后的希望,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期望,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梦想。

“周船长,民生船能超载多少?”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周明远能听出其中隐藏的焦急,那焦急如同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流,正汹涌澎湃。

航运规则在周明远舌尖打转,那些平日里牢记于心的条文,此刻却在触碰到她那坚定而又焦灼的目光时,化作了一声沉重的叹息。他的心中,此刻正经历着激烈的挣扎。

一方面,他深知超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可能会危及船只和货物的安全;另一方面,看着林若雪眼中的焦急与期望,以及当下严峻的局势,他又明白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他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心中天人交战。最终,他抬起头,看着林若雪坚定的眼神,缓缓说道:“30%。”他深知,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但在这危急时刻,似乎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