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坚守(二)(1 / 2)

第六道防线设在一道险峻的山脊之上,此山脊位于南津关侧翼,与长江平行,地势陡峭,怪石嶙峋。

此处并无溶洞可作掩护,守军唯有依靠那简陋的战壕和散兵坑勉强抵御鬼子的进攻。

鬼子的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如雨点般密集地倾泻而下,打得地面的泥土四处飞溅,扬起阵阵尘土。

一个新兵刚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想要观察敌情,一颗子弹便如恶狼般呼啸而至,瞬间击中他的头颅,那新兵哼都没哼一声,便直直倒下,鲜血在地上迅速蔓延开来,洇红了一片土地。

(陈大勇怒目圆睁,如猛虎般大吼一声 )“手榴弹!” 他手臂一挥,一颗手雷如流星般飞了出去,在鬼子群中炸开,顿时炸倒一片鬼子,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陈大勇肚子上缠着绷带,那是昨日暗河一战被弹片划伤留下的,此刻他虽伤口疼痛难忍,每一个动作都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的痛,但他的动作却依旧迅猛如电,毫不退缩,仿佛伤痛并不能阻挡他抗击鬼子的决心。

他一边投弹,一边怒吼:“狗日的鬼子,想过南津关,先从老子尸体上踏过去!”身旁的战友们也纷纷响应:“对,跟他们拼了!咱川军绝不后退一步!”

王二柱趴在战壕里,心脏如擂鼓般剧烈跳动,紧张的情绪如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瞄准一个冲在最前面的鬼子,手指微微颤抖着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子弹擦着那鬼子的耳朵飞过。

他心里猛地一慌,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赵德胜曾教导他的话语:“稳住,莫慌!”他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下来,再次瞄准——这次,那鬼子应声倒地,如死狗般栽倒,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此时,他身旁的战友李老三不幸中弹,却仍咬着牙端起刺刀,朝着鬼子冲去,嘴里喊着:“为了咱四川的父老乡亲,为了咱中国,拼啦!”

战斗持续到黄昏时分,鬼子终于如潮水般退去。战壕里,士兵们饿得头晕眼花,双腿发软,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们吹倒。但却没有一人抱怨,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不屈。

陈大勇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小心翼翼地掰成小块,递给身边同样疲惫不堪的机枪手:“吃了,晚上还要防鬼子夜袭。咱们川军,守土有责,绝不能让小鬼子得逞!”机枪手接过饼干,眼眶泛红:“放心,只要咱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鬼子前进一步!”

夜幕如墨,缓缓降临。此时,杨森收到了刘湘发来的电报,寥寥八个字:“物资已过瞿塘,坚持!”瞿塘关,乃长江三峡之首,地势雄伟险峻,素有 “夔门天下雄” 之称。过了瞿塘关,物资便有了安全抵达的希望。

他双手微微颤抖着,将电报递给身边的人,眼眶瞬间湿润。他缓缓走到崖边,面向长江的方向,神色庄重,缓缓敬了个礼。那敬礼的动作,饱含着对战友的敬意,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杨森转身,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如洪钟般传遍了整个战壕 )“弟兄们,”他大声说道,“卢先生的船,把东西运过去了!咱们守的,值!咱们川军,为了咱四川的父老乡亲,为了咱整个中国,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能让鬼子前进一步!”

士兵们抬起头,原本疲惫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断粮断药又如何?只要能守住这南津关,只要国家的命脉还在,他们就能如那屹立不倒的巴山蜀水,坚守到底,绝不屈服!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守卫关隘的责任,更是守护家国的使命,哪怕前路荆棘满布,血雨腥风,他们也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前线指挥部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仿佛空气都被沉甸甸的忧虑填满,似能拧出苦涩的汁水来。一盏孤灯如豆,在昏暗中孤独地摇曳,那豆大的火苗微弱而闪烁,将杨森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粗糙斑驳的墙壁之上。随着灯火不安地晃动,那影子也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扯着,扭曲而颤抖,恰似杨森此刻纠结难安的心境。

杨森双眉紧锁,犹如两座即将合拢的山峰,凝视着简易桌子上那张已然褶皱不堪、满是指印的地图。这地图,不知承载了多少战略的谋划与战局的期望,如今却在粮食告急的阴影下,显得愈发沉重。他的眼神中,忧虑与思索交织,宛如深邃的幽潭,藏着千般考量。(他的手指下意识地在地图上轻轻敲击,节奏紊乱,恰似他此刻纷杂的思绪 )如今军中粮食已然告罄,这无疑是高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无情地斩断他们坚守南津关的希望。南津关本就身处险境,局势如履薄冰,而粮食短缺这一绝境,更是让这危如累卵的局势雪上加霜。

思索良久,杨森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芒,高声喝道:“来人,速去把陈大勇给我唤来!”这声音,犹如洪钟般在这狭小逼仄的指挥部内轰然回荡,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