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整齐列队,如同一排排挺拔的青松。在教官那如洪钟般的口令下,开始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他们背负着重物,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奋力奔跑。脚步声、喘气声与口号声,声声入耳,回荡在山谷之间。“一二一,一二一!”口号声震得山间的树叶沙沙作响 ,仿佛连山林都在为他们的坚毅呐喊助威。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没有一人有丝毫懈怠之意,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对日寇的怒火,只为能早日奔赴前线,杀敌报国。
待体能训练结束,便是枪械训练环节。士兵们神情专注,眼睛紧紧盯着教官手中的枪械,犹如饥饿之人盯着面包。教官详细讲解着枪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方法,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士兵们的心坎上。教官大声说道:“这枪,就是你们在战场上最可靠的伙伴,你们得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它!”士兵们反复练习着枪械的拆解与组装,动作从最初的生疏逐渐变得娴熟起来。在烈日的炙烤之下,金属枪身被晒得滚烫,可士兵们却浑然不顾,一心只想着能在战场上熟练运用手中武器,给日寇以致命一击。
拼刺训练更是重中之重。训练场上,士兵们两两一组,手持木枪,展开激烈对练。木枪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恰似战场上的刀枪交锋 。
而在成都新兵训练处的拼刺训练时,一位教官身姿矫健,神色严肃,大步踏入场地中央。他手中握着一把真刀,刀身寒光闪烁,映着日光,好似一道冷冽的闪电。
只见教官微微下蹲,双脚稳稳扎地,犹如生根的磐石,而后猛地大喝一声:“看好了!当面对鬼子,咱们持刀砍杀时,力要从腰腹发,借这一转之力,将劲道贯于手臂,顺势劈出!”言罢,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一侧假想的敌人狠狠劈去,动作刚猛有力,那刀风竟隐隐作响。
紧接着,教官又侧身而立,对着身旁一位新兵说道:“来,刺我。”新兵略显紧张,挺枪刺出。教官身形一闪,轻松避开,同时口中说道:“鬼子的刺刀刺来,切莫慌乱。看,这般侧身,借他的力,再顺势向前一靠,便能避开锋芒。”说罢,他拉过新兵,手把手地演示,“感觉到了吗?这避闪之间,要快如疾风,同时又要稳如泰山,找准时机反击。”
教官又拿起一把木刀,递给新兵,说道:“再来。你攻,我守。咱们再来体会这其中诀窍。”新兵鼓起勇气,挥刀砍去。教官一边巧妙躲避,一边口中不停讲解:“你这力道尚可,但出刀角度欠佳。砍杀之时,要瞅准鬼子的要害,脖颈、胸膛,皆是致命之处。同时,自己的下盘务必稳固,不然一个踉跄,便会丢了性命。”
士兵们围聚四周,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官一招一式的演示与讲解,纷纷点头,心中暗自琢磨。随后,士兵们两两一组,依照教官所教,认真练习起来。训练场上,喊杀声此起彼伏,每一次挥刀,每一次躲避,都饱含着对日寇的仇恨与对胜利的渴望。
四川成都,省府大院里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一份来自皖南川军军部的阵亡抚恤名单,沉甸甸地摆在省府官员们的面前。一阵微风吹过,吹得名单纸张沙沙作响,仿佛是烈士们的声声叹息 。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位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牺牲的川中子弟。
按照刘湘的命令,四川省财政迅速做出反应,紧急拨款30万元。民政部门接过这沉甸甸的任务,工作人员们个个表情严肃,认真核对每一个信息。
一位工作人员皱着眉头,仔细地看着名单,喃喃自语:“一定要确保准确无误,不能让烈士们寒心。”
他们严格按照阵亡名单上的士兵级别,陆续发放抚恤金。一等兵100元,二等兵100元,上等兵120元,下士130元,中士150元,上士300元,准尉400元,少尉500元,中尉600元,上尉800元,少校1000元,中校1500元,上校2000元……每一笔抚恤金,都饱含着对烈士的敬重与哀思。
与此同时,征兵处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爱国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血,纷纷涌入征兵处。征兵处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却个个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自豪。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眼神坚定地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上前线,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旁边一位工作人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小伙子,保家卫国就靠你们了!”征兵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紧锣密鼓地展开,各地的报名人数不断攀升。
新兵训练处也根据当前形势,迅速调整训练计划,增加了一系列短而精的实战训练内容。除了强化枪械使用、拆解和维修技能以及拼刺技术外,还注重培养士兵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模拟实战场景的训练频繁开展,让新兵们在逼真的环境中锻炼应对敌人突然袭击的能力。
模拟战场上,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新兵们在硝烟中迅速做出反应,听从指挥,紧密协作 。
操场上,阳光炽热,一群新兵整齐列队,川军教官刘大刚站在前方,古铜色的脸上神情严肃。
“兄弟们!拼刺可是战场上保命杀敌的硬本事,都给我好好学!”刘教官一声吼,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开始讲解,“先看我手上这杆枪,这就是咱的命根子!”
他手持长枪,示范起了拼刺的基本姿势,“来,双脚分开,比肩略宽,前腿弓,后腿绷,重心向前。”新兵们跟着他的动作,有模有样地站好。“端枪的时候,要稳!”刘教官边说边将枪稳稳端在身前,“枪托抵紧肩窝,眼睛死死盯着敌人,心里不能慌。”
“接下来,是突刺!”刘教官眼神一凛,大喝一声“杀!”只见他前脚往前一踏,腰部瞬间发力,带动手臂,猛地将枪向前刺出,动作迅猛刚劲,“突刺的时候,全靠腰上使力,带动整个手臂,一气呵成,就像你把全身力气都砸到敌人身上!”他说完,走到新兵小李身旁,手把手纠正他的动作,“脚再往前一点,对咯,腰部转起来,用腰劲,来,跟我喊,杀!”小李在教官带动下,大喝着完成突刺。
“防左刺右!”刘教官说着,左手一格挡,脚步一转,随即向右突刺,“遇到敌人从左边刺来,先防再攻,防守要快,反击要狠,别给敌人喘息机会。”他穿梭在新兵中间,逐个指导,新兵们动作虽略显生涩,但都格外认真。
“拼刺的时候,要眼疾手快,有一股狠劲!战场上你不杀他,他就杀你!”刘教官不断强调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烈日下,他带着新兵们反复练习,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誓要让新兵们把拼刺技术刻进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