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幽深,灵气氤氲。叶凡盘膝坐在一株虬龙般的古树下,周身气息已彻底稳固在筑基初期顶峰,深邃如渊。石猛四人在不远处警戒,眼神中充满了对前路的期待,以及对叶凡的绝对信任。
然而,叶凡并未急于立刻动身前往枫叶城。他清晰地感知到,体内那浩瀚的星辰之力与太初灵力虽已交融,却并未达到真正的圆融无暇、如臂指使的境界。筑基期的力量,需要时间去熟悉、去掌控。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一丝冥冥中的契机——并非小境界的突破,而是关乎道基根本,关乎他将医道与星辰天道彻底融为一体的关键一步。
“你们在此为我护法,我需要闭关几日,彻底稳固境界。”叶凡对石猛四人吩咐道。
“是,前辈!”石猛四人肃然应命,立刻分散四方,打起十二分精神戒备。
叶凡闭上双目,心神彻底沉入体内。
内视之下,丹田气海仿佛一片微缩的星空,淡金色的太初灵力如同星云背景,中央那颗“星辰之心”缓缓搏动,每一次搏动都引动周身窍穴与之共鸣,吞吐着外界灵气与冥冥中的星辰之力。经脉宽阔坚韧,其内奔流的灵力带着星辰的浩瀚与生机。
“筑基,筑的是大道之基。寻常修士筑基,或引地火淬炼,或借天水洗练,追求的往往是灵力的纯粹与量的积累。但我的道,不同。”
叶凡的意念引导着神识,细细体悟着星辰之心传递而来的古老道韵,以及《星辰衍道录》中阐述的星辰至理。
“天医之道,视天地为洪炉,观星辰为脉络,察万气为病症。我之道基,不应仅是力量的容器,更应是调和阴阳、梳理万气的‘枢纽’,是践行医道的‘方寸灵台’。”
他回想起秘境核心中,面对那“生病”的天医星投影时,以意念金针疏导其淤塞,激发其自愈的过程。那并非强行干预,而是顺应其本身的星辰轨迹与生机规律,加以引导和辅助。
“我的筑基,亦当如此。非是强行以力凝聚,而是引导周身力量,顺应我之医道本心,自然构筑。”
心念既定,叶凡开始行动。他并未急于压缩灵力,凝聚所谓的“道台”,而是以神识为引,如同最高明的医者,开始“梳理”自身。
他引导着太初灵力,如同温和的药力,流淌过每一条经脉,滋养着因为快速突破而可能存在的一些细微不稳之处;
他引动星辰之心的力量,如同精准的银针,刺向周身三百六十五处正穴,以及那些与周天星辰对应的隐窍,疏通着灵力与外界星辰之力交换的通道;
他甚至以强大的神念,模拟出秘境中那枯荣剑意、四象混元禁的能量特性,引入体内细微的一丝,然后以自身医道理念,将其分解、转化、吸收,如同以身试药,锤炼自身道基对万般能量的包容与调和能力。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凶险的过程,远比普通的筑基艰难百倍。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动力量反噬,伤及根本。
但叶凡心志坚定,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更是达到了入微之境。在他的“梳理”下,他体内的力量非但没有变得更加狂暴,反而渐渐趋于一种奇异的平衡与和谐。太初灵力的生机,星辰之力的浩瀚,甚至还有一丝丝从过往战斗、秘境禁制中汲取、转化的各种属性气息,都开始围绕着星辰之心,缓缓旋转、交融。
他的丹田气海中,并未出现传统的莲花道台或金丹雏形,而是那星云漩涡的中心,星辰之心的下方,开始有点点璀璨的、如同星辰砂砾般的光点凝聚。这些光点,并非单纯的灵力结晶,而是蕴含着他医道感悟、星辰道韵以及太初本源的特殊道基之种!
每一粒“星辰砂”的形成,都让他与周天星辰的联系紧密一分,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精进一分,对医道与天道的理解也更深刻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