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南极的夜,是冰蓝色玻璃穹顶下的窒息。诊所的能量屏障微微震颤,发出低沉的嗡鸣,不再是往昔守护的低语,更像是垂死巨兽的挣扎。屏障之外,风雪并未完全平息,但真正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是那无形的、在光树网络中无声咆哮的意识洪流。人格融合的风暴,正在将整个世界拖入一片混沌沼泽。诊所内部,昏黄的应急灯在冰冷金属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如同被无形之笔勾勒出的、不安的轮廓。
“林老师,A、b、c三个隔离单元的压力阀都达到临界值了!‘共享潮汐’正在冲击他们的意识防火墙!”少年主刀叶宸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喘息,汗水从他额角滑落,滴在无菌服的领口上。他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意识锚定手术——尝试用改良的量子手术刀能量束,在一名初期融合患者的神经网络里打入精神界的“界桩”,将濒临消融的自我意识暂时稳定下来。但这样的手术,消耗极大,效果也仅是杯水车薪。
林霄站在主控台前,屏幕上跳跃着扭曲、交融、又不断崩裂的意识波形图。那代表“我们”的集体意识,正像一头初具规模的贪噬巨兽,疯狂吮吸着每一个靠近光树网络核心的个体。苏薇薇的影像悬浮在旁边的虚拟屏上,她的数据流呈现出不寻常的紊乱和噪点。
“林霄……核心数据源的‘噪音’还在增强。”薇薇的声音透过电子传输,依然带着她特有的温柔和冷静底色,但此刻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那不是常规的错误代码,更像是一种……呼唤?或者……饥饿的嘶鸣?它正在尝试解析我的算法逻辑……”
林霄的目光没有离开那些疯狂波动的曲线。他看到了诊所周围,风雪夜幕下,影影绰绰攒动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眼神空洞或闪烁着狂热红光的“前患者”。他们并非带着恶意而来,那是对孤独的恐惧、对“完全理解”的极度渴望,驱使他们如飞蛾扑火般涌向这南极边缘仅存的“异类之地”——一个拒绝融入集体、试图保持个体独立的诊所。他们渴求诊所里的人也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终结这“痛苦”的分离感。这是“共情瘟疫”最可怖的蛊惑。
诊所的合金大门被沉重的撞击声撼动着,每一次闷响都让整个地板隐隐颤抖。防御系统发出的蓝光射线,在冲撞的人群外围编织着脆弱的电网。每一次蓝光闪烁,都能短暂逼退那些融合者,但下一次的撞击,力量似乎更强。他们在共享彼此的肌肉力量,共享决心,甚至……共享疼痛?不,在集体意识中,个体的疼痛已被共享稀释成一种模糊的感知背景噪音。他们的“痛苦”,是渴望连接的痛苦。
“这样下去不行,薇薇。防御系统的能量储备撑不过三小时。”林霄的声音低沉,带着南极冻土般的寒冷和坚毅。
“物理屏障一旦崩溃,意识层面的入侵将再无阻碍。”苏薇薇的影像微微闪烁,“诊所里所有人的意识,就像沙滩上暴露的珍珠,会被洪流瞬间卷走,融入……”
就在这时,隔离观察室的门无声地滑开。一个人影蹒跚着走出来,脚步在冰冷的地面上几乎没有声音。
是那位“铅条病人”。
铅条病人的状态比之前更加诡异。他佝偻着背,皮肤呈现出一种介于金属和死灰之间的青黑色,眼神浑浊,眼窝深陷,仿佛身体里的生命力正在被体内的异物一点点抽干。那枚嵌入胸肋间的“铅条”——那条象征意识隔离的残酷印记,此刻却在微微发光!一种极其暗淡、冰冷、仿佛来自极寒深渊的灰白色微光,透过他单薄的病号服渗透出来,规律地搏动着,与屏障外撞击的节奏……产生了某种奇特的共振?!
林霄和叶宸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铅条病人抬起枯瘦的手,指着主控室下方——诊所的能源核心以及更深层的地基所在的方向。他的喉结艰难地滚动着,发出如同砂纸摩擦岩石的破碎嗓音:“…地…下…不…是…根…是…道…路…”
“你说什么?”叶宸一个箭步冲过去,扶住摇摇欲坠的病人,“哪里有路?”
铅条病人的眼神短暂地聚焦了一瞬,那浑浊的眼瞳深处,仿佛有一扇门开启又瞬间闭合。“铅…条…指…路…隔…离…的…路…通…往…沈…的…源…头…黑…暗…在…那…里…等…待…”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干枯的肺腑中挤出来的,伴随着他体内铅条光芒更强烈的闪烁。他说完后,身体剧烈抽搐起来,整个人像被抽空了所有骨头一样瘫软下去。叶宸急忙检查他的生命体征。
林霄猛地看向主控室下方的区域结构图。“源…头…”这两个字在他脑海中激起巨大的涟漪。沈氏集团最后留下的遗产?导致共情瘟疫的根源?还是这一切灾难的答案?
诊所大门猛地传来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大撞击声!整个空间都仿佛在摇晃!主控室红灯闪烁,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屏障能量跌破20%!”薇薇的声音透出一丝急切。
“叶宸!”林霄的声音斩钉截铁,“你守住主控室!启动三级应急预案!稳住所有隔离者的意识!等我回来!”
“林老师?您要去哪?”
“去眼地上失去意识的铅条病人,“他是我们的……地图!”
林霄一把扯过一件厚重的隔离防护服,动作迅疾如风。他没有走向常规的能源核心维护通道,而是奔向诊所最底层一个鲜少使用的、布满冷凝管线和废弃设备的储藏区。铅条病人最后指向的方位,正是这片区域的地板交界处。
冰冷的空气刺骨,弥漫着机油和陈年消毒水的味道。头顶的应急灯闪烁不定,每一次明灭都将巨大的设备阴影投射在墙壁上,如同蛰伏的怪兽。他启动了个人携带式扫描仪,调至生物能量共振模式,对准地面缓缓移动。
果然!在靠近一面布满冷凝水珠的金属墙角处,扫描仪屏幕上的读数急剧变化!一种微弱、但极具穿透力的、与铅条病人体内物质产生共鸣的能量信号,被清晰地捕捉到了!信号指向墙角一块看似严丝合缝的金属地板。
林霄蹲下身,手掌覆盖在冰冷的地面上,掌心凝聚起一道极其纤细、精准控制的量子手术刀能量束——不再是用于切除或连接意识的蓝光,而是将其调整为最原始的能量探测模式,如同微型的、超高精度的粒子探针。微弱的蓝光渗入地板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