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金蝉脱壳之谋**
柳云漪那句“我想离开”连同她哽咽的语调,如同烙印,深深刻在沈砚的脑海里。这不再是一个模糊的任务目标,而是一个必须达成的誓言。周管家的监视、萧煜日益增长的疑心,都像不断收紧的绞索,提醒他必须尽快行动。
机会,往往隐藏在危机之中。
他很快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半月之后,是已故谢瑶华的生辰。萧煜虽在忌日表现得更为癫狂,但生辰亦是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按照往年惯例,王府会举行一场小型的、封闭的夜宴,萧煜会独自在谢瑶华生前居住的“瑶光阁”饮酒至深夜,期间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王府的守卫力量也会因此更多地集中在核心区域和外围,内院的人手和注意力反而会出现短暂的疏漏。
这,就是最佳的时机。
夜深人静,马厩角落的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沈砚靠坐在干草堆上,双眸紧闭,看似在休息,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将所有的信息碎片拼凑、推演。
**【金蝉脱壳计划 - 核心框架】**
* **时机:** 谢瑶华生辰夜宴,萧煜独处瑶光阁,守卫重心外移之时。
* **地点:** 柳云漪所居院落 → 王府西北角废弃花园(临近仆役出入的角门,守卫相对薄弱)。
* **核心道具:**
1. **假死药物:** 已获取。需精确计算剂量,确保能制造出至少十二个时辰的脉息全无、体表冰冷的假死状态,且后续副作用可控。
2. **“尸体”处理:** 利用王府对“晦气”的避讳。假死状态下的柳云漪会被视为“不祥”,按照王府旧例,很可能会被草席一卷,暂时移至府外义庄或偏僻庵堂停灵,再行处置。这中间的时间差,就是操作空间。
3. **接应与转移:** 需要至少一名可靠的府外接应者,以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预定路线等候。
* **执行步骤:**
1. **前期铺垫:** 让柳云漪在夜宴前几日,开始表现出“忧思过甚”、“寝食难安”的虚弱状态,为后续的“猝死”埋下合理伏笔。
2. **药物投喂:** 在夜宴当晚,柳云漪“情绪激动”返回院落後,服下药物。沈砚需确保药物准时、安全送达,并处理掉一切痕迹。
3. **“发现”尸体:** 计算好药效发作时间,制造一个“合理”的发现现场(如清晨侍女送水时)。关键在于,必须让周管家或萧煜第一时间确认其“死亡”,杜绝太医详细诊查的可能。
4. **混乱利用:** 利用王府对“横死”之人的忌讳和夜宴后的疲惫,推动快速移出府外的流程。
5. **偷梁换柱:** 在移灵过程中,于预定地点(如义庄或路途中的某个僻静处),由接应者配合,用提前准备好的、相似体型的无名女尸进行调换。
6. **远走高飞:** 接应柳云漪,服用解药,立刻乘坐马车远离京城,奔赴预先安排好的、位于江南的隐秘居所。新的身份、路引、以及足够她安稳度日的银钱,都需提前备妥。
* **风险与应对:**
* **药物风险:** 剂量必须绝对精确,假死状态需逼真,解药需及时。沈砚需凭借【能量感知】在旁暗中监控,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 **萧煜的执念:** 他是否会因执念而亲自查验,或不允许移出府?需利用他对“不洁之物”玷污谢瑶华生辰的厌恶心理,以及周管家等人息事宁人的心态。
* **接应者的可靠性:** 此人是计划中最不稳定的一环。沈砚需要利用之前建立的联系,进行最后的筛选和利益捆绑,必要时,辅以一些非常手段确保其忠诚。
* **追踪:** 制造柳云漪“病弱自尽”或“哀思过度猝死”的假象,淡化他杀或逃离的可能性,降低官府和王府追查的动力。
脑海中,计划一遍遍预演,修正,完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琢磨,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被思考应对之策。
这不仅仅是一次逃亡,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他既是导演,也是主演之一,而柳云漪,将是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主演。他需要她的信任和配合,需要她克服恐惧,在关键时刻,演好“死亡”这场戏。
目标明确:不仅要让她活,更要让她斩断与过去的所有联系,拥有一个全新的、自由的、属于她自己的、名正言顺的人生。
沈砚睁开眼,油灯的光芒在他深邃的眸子里跳动。他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枚鹅卵石的冰凉触感,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