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己的调查(2 / 2)

最让沈砚注意的是报道旁边的一张小照片,虽然模糊,但能辨认出照片中的人手持的旗帜上,画着一个熟悉的符号——鬼印的早期版本。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离开图书馆时,已是黄昏。沈砚站在台阶上,看着城市华灯初上,车水马龙。这座城市表面的繁华之下,隐藏着一个绵延百年的黑暗秘密。而陈默,是少数试图揭开这个秘密的人。

他的死亡不是偶然,而是被精心设计的仪式的一部分。

***

当晚,沈砚再次来到陈默的工位。这一次,他带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遗物。

在陈默的笔记本中,他找到了一段之前忽略的记录:

“拜访了李俊的姑姑,她提到一个细节——李俊死前一周,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把旧钥匙和一张七星岗的老照片。同样的包裹,林晓雯也收到过。而我,昨天也收到了。”

这就是陈默那晚必须去仓库的原因——他不是被动接到线人消息,而是主动赴约,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是目标之一,希望通过直面危险来阻止仪式。

沈砚继续翻阅,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串看似随机的数字:7-23-1923-44-8-13-2023。

他思考着这串数字的含义:7月23日1923年?但之前的资料显示事件发生在秋天。或者是页码提示?

沈砚来到档案室,找到1923年的城市档案汇编。他翻到第44卷第8页,那里记录着当年七星岗地区的土地交易记录。在页面底部,有一行小字标注:“三企业家联合购地,面积13亩,计划开发未果。”

而在这一页的空白处,有人用极淡的铅笔写下了一行字,若非沈砚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发现:

“月圆之夜,三血归一,门扉洞开。”

日期标注正是:2023年10月28日——两天后的月圆之夜。

沈砚靠在档案架上,感到一阵眩晕。陈默早已拼凑出全部真相,他知道时间、地点、甚至自己的命运。但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直面这一切。

这种勇气,在林枫的报告中却被定义为“自我毁灭倾向”。

沈砚离开警局时,已是深夜。在停车场,他遇见了刚刚加班结束的林枫。

“沈警官,听说你今天请假了。”林枫看似随意地问道,“身体不舒服?”

“做一些私人调查。”沈砚回答。

林枫点点头,眼神锐利:“关于陈侦探的事,我理解你的感情。但我要提醒你,个人情感不应该影响专业判断。”

“有时候,专业判断恰恰缺乏最基本的人性。”沈砚平静地回应。

林枫微微皱眉:“你似乎在暗示什么?”

“我只是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接受一个方便的谎言,也不愿面对不便的真相。”沈砚直视林枫的眼睛,“你有没有想过,也许陈默是对的?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有科学无法解释的一面?”

林枫笑了笑,那是沈砚见过的最高傲、最自以为是的笑容。

“科学无法解释的,只是尚未被科学解释的。给出超自然的解释,是智力上的懒惰。”

“那给出一个完全忽略关键证据的解释呢?”沈砚反问,“是智力上的什么?”

林枫的表情冷了下来:“我希望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沈警官。个人调查如果干扰了官方行动,会有严重后果。”

“我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林教授。”沈砚转身离开,“而且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

走在回家的路上,沈砚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月圆之夜只剩两天,他知道了仪式的地点,知道了三个祭品已经死了两个,但他还不知道第三个目标是谁。

陈默的笔记中提到“三个血脉将在同一次循环中被献祭”,林、李、陈三家各有一个。林晓雯和林家,李俊和李家,陈默和陈家——按理说,三个祭品已经齐全。

除非,仪式需要的不是三个死人,而是两个死者和一个...活祭品。

沈砚突然停下脚步,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脑海中。

如果陈默的死亡只是仪式的前两个阶段,那么在月圆之夜,还需要第三个活着的祭品来完成最终仪式。

而他自己,作为陈默的搭档,深入调查此案,知晓了太多本不该知道的秘密...

他很可能就是第三个目标。

夜空中的月亮已经近乎圆满,散发着不祥的苍白光芒。

沈砚抬头望着它,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这一次,他不仅要完成对陈默的救赎,还要面对自己成为猎物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