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197章 国债热销民踊跃 对比之下显君明

第197章 国债热销民踊跃 对比之下显君明(1 / 2)

洛阳城的春日,暖意渐浓。户部衙门外的广场上,从清晨起就排起了长龙——百姓们提着钱袋、推着粮车,争相购买刚发行的大辽国债。负责登记的小吏们忙得满头大汗,手中的毛笔几乎没有停歇,而广场边缘的公告栏前,更是围满了踮着脚看国债细则的人,不时传出阵阵热议。

“听说五年期年利率五分,十年期六分,虽比民间放贷低些,但有朝廷作保,还能用盐铁税兜底,稳赚不赔啊!”

“可不是嘛!我家存了五十两银子,以前怕被偷,只能窖在地下,现在买成国债,每年能得二两五的利息,到期还能连本带利拿回来,比啥都靠谱!”

“我邻居是个商户,一下子买了两千两的十年期,说以后给儿子当嫁妆都省心,不用怕生意赔了血本无归!”

人群中,几个世家子弟模样的人正低声交谈。其中一人晃了晃手中的国债凭证,笑着说道:“以前家里的银子要么买地,要么窖着,一年到头一分利息没有。现在好了,买国债不仅有利息,还能得个‘爱国贵族’的牌匾,既能赚钱又能挣名声,何乐而不为?”

另一人点头附和:“可不是嘛!投资工厂虽然利润高,但怕行情不好砸在手里。国债是朝廷的买卖,只要大辽在,就不愁还不上,这才是稳当的营生。我家老爷子说了,这次要把一半的现银都换成国债。”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丞相马周的马车正从户部衙门外经过,准备入宫面圣。排队的百姓们看到马车,纷纷围了上去,其中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高声喊道:“马丞相!为啥国债只发两千万两啊?我们手里还有钱,还想多买些支援朝廷修铁路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是啊丞相!多发行点吧!我们愿意借钱给朝廷!”

马周连忙让车夫停下车,掀开车帘,对着百姓们拱手笑道:“诸位乡亲莫急!此次国债是首次发行,朝廷也是先试试水。若是反响好,后续定会根据国库需求,再增发国债,绝不会让大家的心意落空!”

百姓们听了这话,才渐渐散去,脸上却依旧满是期待。马周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热情的百姓,心中感慨不已——他转头对随行的属官说道:“想当初陛下提出发行国债时,臣还担心百姓不愿购买,如今看来,是臣多虑了。这都是陛下平日里勤政爱民,才让百姓如此信任朝廷啊。”

属官点头道:“是啊!前隋之时,百姓怕官府征敛如虎;如今我大辽,百姓却主动要求多买国债,这前后对比,真是天差地别。”

马周的马车刚离开,户部尚书房玄龄和尚书右仆射杜如慧便并肩走了出来。两人看着广场上依旧热闹的人群,脸上满是欣慰。房玄龄笑着说道:“杜公你看,才短短十天,两千万两国债就卖出去了九成,照这个势头,不出半个月就能售罄。这民间的财力,真是超出咱们的预料啊!”

杜如慧叹了口气:“这哪里是民间财力雄厚,分明是百姓信得过陛下,信得过朝廷。你没听见刚才百姓说的话吗?他们宁愿多买国债,也不愿朝廷增税。这份心意,咱们可得好好珍藏,绝不能辜负。”

房玄龄点头:“是啊!陛下常说,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今看来,此言不虚。有这样的百姓支持,咱们大辽何愁不能强盛?”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几个百姓围着一个前隋旧吏,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只听一个老妇人说道:“想当年隋炀帝没钱了,就派人到家里抢粮抢钱,多少人家破人亡?现在的陛下多好啊,国家缺钱了,宁愿跟咱们借钱,还给利息,这样的好皇帝,真是千古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