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她!为我男人报仇!”刚才那个妇人情绪激动,捡起地上的土块就朝着李秀宁扔去。
其他流民也纷纷反应过来,有的捡起石头,有的拿起锄头,朝着李秀宁和柴绍围了过来,骂声、喊声此起彼伏:“凶手!你们是凶手!”“还我父兄!还我田地!”“打死这些权贵!”
“保护二位!”护卫们立刻挡在李秀宁和柴绍身前,拔出腰间的佩刀,拦住愤怒的流民。可流民们情绪激动,不断向前涌,有的甚至试图绕过护卫,抓住李秀宁。
李秀宁站在护卫身后,看着眼前愤怒的百姓,看着他们眼中的泪水和仇恨,浑身冰凉。她想解释,想辩解,说“这些事不是我做的”,可她知道,百姓们说得没错——李渊是她的父亲,唐国是她的国家,父亲和国家所做的一切,她都无法置身事外。
柴绍紧紧握着李秀宁的手,能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他看着流民们的怒火,心中满是无奈——他曾是唐国的将领,也曾奉命征收粮草、抓壮丁,百姓们的怨恨,他也有一份。
“大家冷静点!”辽官见状,连忙上前安抚,“李姑娘此次来河北,是为了看看百姓的生活,并非为了欺压大家。可汗有令,任何人不得伤害她,否则按律处置!”
辽官的话带着几分威严,流民们虽然愤怒,却也不敢违抗辽国的律法。王二柱咬着牙,指着李秀宁,恨恨地说:“我们看在辽官的面子上不打你,但你记住,我们百姓不会忘记李唐对我们的迫害!你们欠我们的,迟早要还!”
说完,流民们纷纷散去,却依旧时不时回头,用充满怨恨的眼神看着李秀宁。
田埂上恢复了平静,可李秀宁的心中却翻江倒海。她看着流民们离去的背影,看着田地里崭新的铁犁,看着远处辽国官署上飘扬的旗帜,心中的愧疚和迷茫越来越深。
“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对吗?”李秀宁的声音带着颤抖,看向柴绍。
柴绍沉默着点头,语气沉重:“是真的。唐国为了扩充军备,确实在关中、河东征收重税,强征壮丁,甚至抢夺百姓的农具。只是这些事,朝堂上都瞒着你我。”
李秀宁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想起了父亲在长安宫殿里意气风发的模样,想起了大臣们说“天下即将平定”的自信,想起了自己曾为唐国的“大业”感到骄傲。可如今她才明白,这份“大业”的背后,是百姓们的鲜血和泪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流离。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李秀宁喃喃自语,声音充满了迷茫,“父亲起兵,说是为了推翻暴政,解救百姓,可现在,唐国的暴政,比前隋还要厉害……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柴绍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经过今天的事,李秀宁心中对唐国的最后一丝眷恋,恐怕也消失了。
护卫看着两人失魂落魄的模样,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前引路。他知道,可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李秀宁亲眼看到李唐的苛政,亲身体会百姓的怨恨,让她彻底对唐国死心。
夕阳西下,李秀宁和柴绍沿着田埂缓缓离去,背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落寞。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游历还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走向何方。但他们清楚,从今天起,他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心安理得地做唐国的公主和将领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