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之前好,但还是不行。”耶律现叹了口气,看着作坊里堆积如山的蒲公英,又看了看罐子里仅有的几十斤胶质,心里满是无奈,“这么多蒲公英,才提炼出这么点胶质,而且耐热性不够,根本满足不了蒸汽机的需求。”
接下来的一个月,工匠们尝试改进提炼工艺,比如在胶质里加入石灰、硫磺,试图提高耐热性,但效果都不理想。而辽国各地的蒲公英,经过大规模挖掘,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辽东的山林里,原本随处可见的蒲公英,现在要走十几里才能找到几株;漠北的草原上,牧民们开玩笑说“再挖下去,连牛羊都找不到蒲公英吃了”。
最终,整个辽国挖空了近百里范围内的蒲公英,也只提炼出三百多公斤胶质,勉强够给工坊里的十台蒸汽机更换密封材料,想要用在后续的蒸汽火车研发上,简直是杯水车薪。
耶律现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胶质,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知道,没有足够的密封材料,蒸汽机的发展就会陷入瓶颈,他想要靠工业优势碾压中原诸侯的计划,也会因此推迟。“难道真的要等到十几年后,从南方引种橡胶树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启禀可汗,漠北哨所传来急报,薛延陀故地的一个小部落,在山里发现了您要找的‘橡胶草’!”
耶律现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过通报的士兵,激动地问道:“你说什么?找到橡胶草了?快把详细情况说来!”
士兵连忙回道:“是!漠北哨所的士兵在薛延陀故地巡逻时,遇到一个叫‘药罗葛’的小部落,部落首领说他们山里有一种植物,跟蒲公英长得像,但根部掐断后会流出白色浓稠汁液,当地人用这种汁液粘弓箭,特别牢固。哨所士兵觉得像您要找的橡胶草,就立刻派人回来禀报!”
“白色浓稠汁液!粘弓箭!”耶律现兴奋得一拍桌子,“就是它!这就是橡胶草!”他立刻下令,“传我旨意,命漠北哨所立刻保护好那个部落和橡胶草生长的区域,不许任何人破坏!另外,派王铁匠带着工坊的工匠,立刻前往漠北,采集橡胶草的样本和种子,务必安全带回!再让户部准备好农具和种子,一旦确认是橡胶草,立刻在漠北、辽东开辟种植园!”
“遵旨!”马周和王铁匠不敢耽搁,当天就带着工匠和物资,快马加鞭赶往漠北。
半个月后,王铁匠带着橡胶草的样本和种子回到了辽国王城。耶律现亲自到工坊迎接,看着眼前的植物——叶片像蒲公英,但更宽大,根系粗壮,掐断后立刻流出白色浓稠汁液,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腥味,跟他记忆中的橡胶草一模一样!
“太好了!就是它!”耶律现拿起一株橡胶草,激动地对工匠们说,“你们立刻测试这种汁液的胶质含量和耐热性!只要能提炼出合格的胶质,咱们的蒸汽机就能彻底解决密封问题!”
经过工匠们的测试,橡胶草汁液的胶质含量高达15%,是普通蒲公英的十几倍,而且提炼出的胶质耐热性远超蒲公英胶质,在蒸汽机的高温环境下,能稳定使用三个时辰以上。
耶律现当即决定,在漠北和辽东开辟万亩橡胶草种植园,从药罗葛部落招募熟悉橡胶草生长习性的牧民,负责种植和管理。同时,扩大提炼作坊的规模,准备大规模提炼橡胶草胶质。
站在刚开垦的橡胶草种植园里,耶律现看着嫩绿的橡胶草幼苗,心里的郁闷终于一扫而空。他知道,虽然橡胶草的胶质还不是真正的橡胶,提炼工艺也需要改进,但至少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只要橡胶草能顺利生长、量产,蒸汽机的密封问题就能彻底解决,后续的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研发,也能提上日程。
“等橡胶草成熟,咱们就能造出真正的蒸汽火车,到时候,辽国的军队和物资,就能沿着铁路快速运到中原前线。”耶律现望着南方,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李渊、窦建德,你们的好日子,不多了!”
而此时的中原,李渊还在为夺回太原与刘武周周旋,窦建德则在河北与王世充争夺地盘,他们根本不知道,辽国已经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一场由蒸汽动力引发的变革,即将席卷整个天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