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的‘经验’和‘感觉’来源于哪里?师承?还是某种……特殊的培训?萧晴步步紧逼。
自学成才。蒋琦指了指脑袋,主要靠这儿聪明。
萧晴被噎了一下,决定换个方向:我采访过几位事件的亲历者,比如林萌萌同学,她对您的描述可是充满了……嗯……崇拜,说您如同天神下凡,挥手间就解决了麻烦。这种个人魅力,也是您‘科学’解决方式的一部分吗?
那小丫头片子电视剧看多了,想象力丰富。蒋琦毫不客气,你们记者不也应该讲究客观事实吗?怎么尽听些小姑娘的幻想?
那陈建业先生呢?萧晴忽然抛出一个名字,我注意到他今天上午似乎来拜访过您。陈氏集团最近顺风顺水,据说也与您的‘指点’有关?这也是科学和心理作用?
蒋琦眼睛眯了一下。这女人消息还真灵通,连陈建业来过都知道。看来是蹲点或者有眼线。
陈老板是来感谢我帮他介绍了几个靠谱的装修队。怎么,这你也想写进都市传说?蒋琦滴水不漏。
两人一来一回,言语交锋,如同打太极。萧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试图从各个角度撬开蒋琦的防御。蒋琦则见招拆招,半真半假,插科打诨,把一切往科学、巧合、心理暗示上引,核心秘密捂得严严实实。
但萧晴作为记者的直觉和观察力确实非同一般。她虽然没得到想要的爆炸性答案,却捕捉到许多细节:蒋琦看似懒散,但眼神深处偶尔闪过的精光;房间里那些看似普通却透着不凡气息的“谢礼”;他提及某些关键词(如慕容、磁场)时极其细微的停顿和语气变化;还有他那种与年龄和处境不符的、仿佛洞悉一切的淡然和偶尔流露出的不耐烦。
她可以肯定,这个男人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那些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十分钟很快到了。萧晴合上笔记本,收起录音笔,脸上依旧带着职业笑容:非常感谢蒋先生接受采访,您的观点……非常独特,对我很有启发。
蒋琦摆摆手,送客的意思明显:启发就算了,别乱写就行。
萧晴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像是随口一问:蒋先生,您听说过‘新纪元文化’这家公司吗?
蒋琦心中一动,面色如常:卖保健品的?没兴趣。
萧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据说他们也搞一些‘身心灵’讲座。好了,不打扰您了,再见。
送走萧晴,蒋琦关上门,眼神沉了下来。这女人,比想象中更难缠。她的直觉太过敏锐,而且似乎已经注意到了一些东西。新纪元文化……她提到这个,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
他走到窗边,看着萧晴的身影消失在街角。看来,以后的麻烦里,还得加上一个锲而不舍的漂亮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