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这鱼怎么长得这么奇怪?”小当盯着鱼**。
“管它什么鱼,能吃就是好鱼!”棒梗不在意地回答。
槐花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吃烤鱼可是她盼望已久的开心事。
棒梗麻利地捡来一捆干草,用木棍搭了个简易的烤架。
小当抱来一些树枝,整齐地放在旁边。
棒梗捏住鱼鳃一拉,鱼肠子就掉下来了。这鱼刺多得让人烦,骨头也硬,但他没时间去管这些。
树枝轻轻**鱼嘴,放到烤架上,火苗立刻窜了起来。
“哥,为什么不拿回家做?”小当歪着头问。
“回家?”棒梗撇了撇嘴,“奶奶肯定要把鱼切成小块油炸,十天半月才让我们吃一口。”
“好不容易捡到十条鱼,不一次吃个痛快多可惜!”
两个妹妹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现在贾家天天喝野菜汤,要是让贾张氏和秦淮如知道这些鱼,肯定要腌起来慢慢吃。
棒梗让小当多翻动鱼,自己弯腰钻进草丛找柴火去了。
第一条烤鱼刚熟,棒梗就急急忙忙咬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一团:“什么味道?”
小当和槐花凑过来咬了两口,也直吐舌头。
不过这个年代鱼可是稀罕物,真要好吃怎么会被人丢在路边?
棒梗想起在煤矿饿得发慌的时候,连泥鳅都生吞过。此刻肚子咕咕叫,再难吃也得咽下去——好歹是肉!
连续吃了七八天野菜团子,现在闻到肉香,棒梗早就把嫌弃抛在脑后。他从兜里掏出一包调料,撒在鱼身上,焦香的味道顿时飘出来很远。
烤鱼的香味飘散开来,棒梗、小当和槐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哥,还是你有主意!”小当笑着说道。
“那当然!”
撒上调料,翻烤几下,三人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加上调料的鱼肉果然更香了。
他们大口嚼着,但这条鱼看起来大,肉却不多。一条鱼吃完,肚子还是空的。
“哥,这鱼也太瘦了。”小当撇了撇嘴。
“没事,这次我们一次烤四条!”棒梗麻利地处理着鱼,用树枝串好架在火上。
火堆烧得很旺,四条鱼很快烤成了金黄色。这次每人一条,还能再分一条。吃完四条鱼,三人总算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虽然没吃饱,但棒梗知道要留些给贾张氏,于是把剩下的六条鱼用衣服包好。
“走,回家。”
炊烟引来两人。两个女人走过来,惊讶地说:“这不是秦淮如家的孩子吗?怎么在这儿烤鱼?”
“这鱼哪来的?该不会是偷的吧?”
“棒梗,你胆子不小,带着妹妹偷鱼。”
“这鱼我都没见过……”
七嘴八舌的质问让棒梗有点慌,但他挺直腰板:“说什么呢!这鱼是我路上捡的。”
两个女人对视一眼,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年头,路边还能捡到鱼?简直不可能!
姐妹俩亲眼看见,那件裹着鱼的衣服里躺着六条活鱼,更别说已经吃掉的几条。
现在这种日子,连野菜都抢着吃,谁会把大鱼扔在路边?
“小家伙撒谎都撒不圆,这年头鱼自己会跑来路边?”
“没错,偷东西还嘴硬。早就听说秦淮如家的孩子手脚不干净,今天总算抓到了。”
两个女人毫不掩饰地数落着棒梗。
“爱信不信!我是从茅房那边捡的!”棒梗气得满脸通红,抱着裹着鱼的衣服,拉着小当和槐花往四合院走。
身后传来女人的叫骂:“小贼骨头!”
棒梗猛地放下鱼包,抄起一块石头砸过去,那两个多嘴的女人这才骂骂咧咧地跑了。
本来正吃着香喷喷的烤鱼,虽然鱼肉粗糙,腥味重,但撒上调料就特别香。偏偏遇上这两个无理取闹的,非说鱼是偷的,搞得好心情全没了。
棒梗边走边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十条鱼该多好。
刚进四合院,贾张氏看见孙子怀里鼓鼓囊囊的鱼,惊讶得瞪大了眼:“哎哟,这鱼哪来的?”
“路上捡的!”棒梗挺直腰。
“捡的?在哪捡的?”贾张氏一脸怀疑。
“就在茅房旁边。”
老太太压低声音:“跟奶奶说实话,是不是偷的?”
“奶奶!我发誓是真的捡的!”棒梗急得直跺脚。
见孙子这么肯定,贾张氏才放心下来。
贾张氏刚接过六条鱼,正准备拿进厨房,刘大妈和另一个邻居就来了。
“张大姐。”刘大妈主动打招呼。
“哟,刘家妹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贾张氏有些意外。
棒梗一看刘大妈戴着红袖章,脸色立刻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