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实际上,秦淮如的技术并没有提升,干活经常偷懒,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很低。

说白了,厂里只是可怜她。

秦淮如原本是学徒工,转正后成为一级钳工,每月工资三十二块五。

虽然只多了五块钱,但也能让贾家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傻柱和秦淮如走到中院,贾张氏这才停下哭喊,狠狠地瞪着傻柱。

就算贾东旭没死,贾张氏也绝不会允许秦淮如乱搞男女关系。

“张大妈,秦姐今天转正了,每月工资多了五块钱。”傻柱对贾张氏说。

一听秦淮如转正,贾张氏立刻来了精神。

“真的?”贾张氏盯着秦淮如,要听她亲口说出来。

“转正了。”秦淮如笑了笑。

“既然转正了,以后每月得给我五块钱养老钱。”贾张氏算了一笔账,说道。

秦淮如淡淡地说:“每月五块钱,您帮忙照看小当和槐花就行。”她不想跟婆婆多争执。

孩子是她最疼的,只要婆婆对孩子好,其他都好说。

贾张氏平时不闹腾的时候会做些针线活,纳鞋底卖钱,每月能挣三五毛贴补家用。

日子过得还算凑合。

这天秦淮如转正,贾家难得吃上一顿好的:白面馒头、韭菜炒蛋、野菜汤和白菜,算是挺丰盛的饭菜。

贾张氏和贾东旭吃得挺满足。

李家那对双胞胎现在特别活泼。

收音机必须放在高处,不然就会被他们弄坏。

两个小家伙甚至能推着自行车走,于莉那辆小女车成了他们的玩具。

于母照顾时格外小心,生怕出事。

家里堆满了各种新奇的玩具,都是市面上少见的。

有男孩喜欢的玩具车、积木,也有女孩喜欢的洋娃娃和厨房玩具。

虽然是龙凤胎,但兴趣却完全不同:向东喜欢各种车,向霞则喜欢娃娃。

李为民每天都会拿出新玩具给他们玩。

易家屋里,易小海正专心地啃着糖醋排骨。

“慢点吃。”一大妈慈祥地说。

“排骨真香!”孩子含糊地回答。

一大妈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但从没提过复婚的事。

易忠海提起这事,被她坚决拒绝。

她说照顾孩子只是心疼小海,别无他意。

易忠海没有逼迫,毕竟当年是他伤害了她。

吃完糖醋排骨,易小海认真写起作业,成绩正在稳步提升。“小海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一大妈对易忠海说。

易忠海当然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这辈子受够了无儿无女的苦,临老有了个儿子,如果能培养成大学生,他这一辈子也算圆满了。

见小海专心学习,一大妈便去聋老太太家照顾。

老太太最近腿疼得厉害,可能是风湿犯了,行动不便全靠一大妈照料。

一大妈细心照料让老太太很感动。

老太太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

原本打算把房子留给傻柱,可这孩子太不成器,现在决定把房子给一大妈。

至于是否与易忠海复婚,老太太不插手,由她自己决定。

贾家刚吃完饭,秦淮如正在收拾碗筷,后院传来易小海清脆的读书声。贾张氏听了心里很不痛快:“老天爷真是瞎了眼,怎么不把易小海带走,偏偏是咱家棒梗……”棒梗至今下落不明,而易小海却在家安心读书,贾张氏越想越气。虽然她脸上的瘤子没再变大,但她也不敢随意咒骂,怕旧病复发。炕上的贾东旭也跟着附和,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秦淮如刚洗完碗,院里来了公安。她以为是有了棒梗的消息,赶紧迎出去,结果民警直接去了刘家。

公安到刘家问了刘光奇的情况,又到贾家了解棒梗的事情,然后就离开了。什么也没说。

秦淮如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棒梗,你到底在哪儿?”她低声自语。

深夜四点的京城鸽子市,这里像是一个**,白天买不到的东西,或许能在这里淘到。当然风险也不小,属于投机倒把。不过上面查得不严。道理很简单,民不举官不究。这种市场通常藏在偏僻角落,交易量不大,既不会冲击计划经济,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被默许存在了。

市场角落里,棒梗把左手藏在空袖管里,跪在地上,衣衫褴褛。脸上抹着煤灰,黑得只露出一口白牙。刘光奇也跪着,打扮得跟棒梗一样,活像两个乞丐。面前摆着个破碗。

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人经过,看到棒梗“断了手”,浑身脏兮兮的,觉得可怜,直接往碗里放了十块钱。两人赶紧磕头道谢。那人走远后,刘光奇和棒梗相视一笑。碗里已经攒了十几块,他们觉得自己发财了。

其实前几天公安端掉了山里的人贩子窝点,救出了所有人。这两个人趁乱逃了出来,一路回到京城。本来想直接回家,但身上全是煤灰,衣服破烂,走在街上总被人当成乞丐,时不时有人给一毛两毛。

刘光奇觉得这生意有赚头,于是和棒梗商量好了。为了让效果更逼真,他让棒梗把左手藏起来,假装双臂残缺。刘光奇见多识广,知道扮惨是乞丐致富的手段。那时候的乞丐只会伸手要钱,还没学会这一套。正是靠着这个方法,他们每天能讨到十几块,最多时能有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