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毕竟易忠海在城里条件好,又没有孩子,正好需要个儿子。

字迹确认是妹妹亲笔。

自从妹妹嫁到乡下,路途遥远,兄妹很少联系。

那时候没有电话,易忠海完全不知道妹妹的情况。

听说妹夫去世,易忠海叹了口气。

既是亲妹妹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外甥。

血脉相连,这孩子身上流着易家的血。

只要办理过继,养老的问题就有了着落。

“舅舅。”孩子怯生生地喊道。

“好孩子。”易忠海笑得合不拢嘴。

张主任早已准备好介绍信。

易忠海接过文书,立刻带孩子去落户。

给孩子取名叫易小海。

从今往后,这就是他易忠海的儿子了。

天上掉下个大儿子,易忠海高兴极了。

只有贾张氏眯着眼,阴狠地看着易小海。

易忠海突然多了一个儿子,自然会把心思都放在易小海身上,这让贾张氏和贾东旭感到被冷落。

易小海从小在乡下长大,性格内向,见人也不爱打招呼。易忠海让他叫爸爸,但孩子始终只叫舅舅。不管怎么教,他就是改不了口,易忠海也就不再勉强。

这天,易忠海带着易小海在院子里玩耍,三大妈看见后夸道:“这孩子看起来聪明,老易,你真是有福气。虽然是外甥,但眉眼跟你真像。”易忠海听了更高兴了。

其他邻居也围了过来,纷纷议论——

“没想到易忠海也有儿子了。”

“虽然是外甥,但总比领养的好。”

“这算是变相改了绝户命。”

“他妹妹年纪轻轻就守寡,挺可怜的。”

“以后不用担心了,易忠海肯定会帮衬妹妹,毕竟她给他送了个儿子。”

“说得对!”

“易忠海一直担心养老的事,这下总算解决了。”

可贾张氏却越想越不痛快。在她看来,自己嫁给了易忠海,还带着贾家的孩子,已经够了。只要易忠海对贾家的孩子好,尤其是棒梗,养老根本不是问题。现在突然多出一个孩子,将来上学、结婚都要花钱,负担更重了。

贾张氏有个不成器的儿子,一个被退学的棒梗,还有两个赔钱的孙女。至于秦淮如,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养活这一大家子已经很吃力,现在又添个儿子,岂不是更难?想到这里,她心里更不舒服了。

“易忠海,你为什么非要收留他?家里已经有孙子和孙女了,不缺他一个。”

“你不懂,他是我亲外甥,我不能见死不救。”

“可多一个人就要多花不少钱!”

“我的钱怎么花,关你什么事。”易忠海扬起头,懒得再理贾张氏。

“老东西!”贾张氏在心里狠狠地骂。

她口袋里存着六百块——许大茂赔了五百,剩下的一百是易忠海离婚时偷偷抠下的。

其他钱都掌握在易忠海手里。

易忠海早有准备。几十年省吃俭用,存折上早就存了几千块。

虽然离婚分走了一半,但手头还算宽裕。

可惜后来贾家那些事把不少钱折腾没了。

现在他保险柜里还锁着一千万,专门用来应急。

贾张氏气得头疼,脑子里全是怎么把这笔钱拿到手。

只有控制住易忠海的钱,她才能安心睡觉。

否则,这些钱迟早都会落入易小海手里,哪还能轮到棒梗?

天刚亮,易忠海趁贾张氏还没醒来,悄悄打开存钱盒。

拿出两张十元钞票。

一张给易小海交学费,另一张是给红星小学的校长的谢礼——毕竟破例收了插班生。

他拎着书包送易小海出门时,贾张氏眯着眼从门缝里看得一清二楚。

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她立刻冲向藏钱盒的暗格。

易忠海以为自己行动很隐秘,却不知道清晨的时候,墙角的阴影中一直有人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贾张氏当初嫁给易忠海,就是为了他的钱。

到了这个年纪,还谈什么真情?

若不是易忠海忠了李为民的蛊毒,他根本不会对贾张氏有丝毫兴趣。

现在突然冒出个易小海,眼看就要抢走易忠海所有的关注。

贾张氏心里顿时不平衡起来。

她想着要把易忠海的积蓄偷出来,找个地方藏好。

这样就算易忠海不再管贾东旭和棒梗,她也有退路。

她打开存钱盒,里面整齐地放着几叠钞票。

数了一下,竟然有一千五百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大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