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上世纪六十年代,京城。

一场鹅毛大雪刚刚落下,天地一片洁白,宛如披上素装。

红星轧钢厂传来下班的铃声。

近万名工人愉快地收拾工具,依次从厂门走出。

虽然雪停了,但寒风依然呼啸,冷得刺骨,工人们紧裹衣物,把头埋进帽子,低头快步往家走。

“叮铃铃!”

这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原本低头走路的工人们纷纷抬头,看到是李为民骑车经过,立刻向两边让开,给他让出一条路。

“为民,天冷路滑,骑慢点!”

“李大工程师,今天怎么这么早下班?”

“李大工程师,改天让我外甥女跟你认识一下行不行?”

“……”

骑着崭新永久牌自行车的李为民,并没有回应大家的问话,只是放慢速度,微笑着点头示意。

表面风光,但他心里却不禁有些感慨。

时间飞逝,转眼间,他已在这个《情满四合院》的世界里生活了好几年。

他身穿,身上绑定着一个热带雨林系统,但这个系统非常坑,除了给他安排了一个身份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

刚开始的时候,热带雨林系统给他安排的身份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在他出生时因难产去世,父亲含辛如苦把他养大,后来得了心脏病,两个月前也去世了。

他刚穿越过来时是轧钢厂的一名焊工学徒,凭借多年的努力,加上前世本身就是个博士,对技术特别痴迷。

几年下来,他从一个月拿18块5毛的学徒,迅速晋升为七级工程师,月薪达到133块5毛。

此外,他在四合院还有一间60平米的房子。

虽然天气寒冷,但骑着自行车的李为民不过十几分钟就到了四合院。

这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三个管事大爷。

前院由三大爷闫埠贵管理,中院由一大爷易忠海管理,后院由二大爷刘海忠管理。

李为民住在后院。

他的邻居有聋老太太、许大茂和刘海忠三家。

此时,一个女人站在四合院门口,不时望向通往轧钢厂的那条路。当看到李为民高大帅气、年轻有气质的身影时,脸上露出一丝羞涩。

这位女人二十多岁,身材丰满,容貌秀丽,眉目清秀,她就是秦淮如。

远远看到秦淮如,李为民神色复杂。

刚穿越过来时,秦淮如还没嫁人,是远近闻名的**。经媒婆刘大妈介绍,李为民认识了村花秦淮如,两人见面后一见钟情。

原本以为是一段天赐良缘,却没想到真正谈到婚嫁时,秦淮如却嫌弃了他。

李为民的父亲病重,即将离世,母亲早逝,他成了一个家徒四壁的孤儿,只有一间60平米的屋子。

那时他只是个月薪18块5毛的焊工学徒。

两人相恋半年,李为民虽已赢得她的心,但多次提出结婚,都被秦淮如以各种理由推脱。

三个月后,秦淮如提出分手,甩了他,嫁给了条件更好的贾东旭。

贾东旭当时是位一级钳工,月薪25块5毛,家里有一间六十多平米的房子,还有一个母亲。

虽然父亲早逝,但母亲身体硬朗,不常生病,婚后能帮忙带孩子,比那些没有父母的孤儿强多了。

最终贾东旭给了二十块钱的彩礼,把秦淮如娶进了门。

因为秦淮如曾与李为民有过感情,贾家母子对他十分憎恨,觉得他占了便宜。

起初李为民很郁闷,但时间一长也就释然了。

反正四合院里没几个好人,不如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没想到半年前,贾东旭在工作中受伤,成了废人,工厂给了几百块钱的安家费。上个月,秦淮如生下了第二个女儿槐花。

秦淮如顶替了贾东旭的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只能从一级钳工做起,月薪27块5毛,每月还要给贾张氏三块钱养老钱。

一家五口要吃要喝,生活拮据,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整个四合院的人都知道贾家的状况,时不时会接济一下,唯独李为民没有。

最明显的是傻柱,他是轧钢厂食堂的厨师,每天带两个饭盒的剩菜,特意把其中一个留给秦淮如。

秦淮如站在四合院门口等傻柱,结果却看见了李为民,原本惊喜又害羞,可李为民骑车经过她身边,连招呼都没打,她顿时脸色难看。

她怎么也没想到,李为民短短几年内竟从一个普通的焊工学徒升到了七级工程师,月薪高达133块5毛!

这几乎是她的五倍,甚至比四合院里的一大爷、八级钳工易忠海的99块工资还高。

要知道,那个年代,猪肉每斤才六毛八,鸡蛋五个钱一个,面粉七分钱一斤……

以李为民现在的工资,若不是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他完全可以天天大鱼大肉,妥妥的高富帅。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些年,李为民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有内涵了,不像以前那样青涩稚嫩,说话也变得优雅深沉。

也许是因为经历让他更加成熟,也许是因为金钱让他更加自信。

总之,秦淮如已经后悔莫及,当年她本该和李为民在一起,在别人眼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不是自己脑子进驴了,怎么会嫁给贾东旭这种废物。

婚前贾东旭表现得体面大方,婚后却暴露本性,做什么都小气吝啬。贾张氏更是个恶毒的婆婆,只要她多看李为民一眼,就冷言冷语。

若不是傻柱一直暗中接济贾家,贾张氏根本不会允许她和傻柱来往。

“早知道当初不珍惜就好了!”秦淮如心里苦笑,世上哪有后悔药。

贾家住在中院,贾张氏刚开门,就看见秦淮如一直在盯着李为民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她故意讽刺道:“有些人,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要不是我家东旭出事了,你还能这么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