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的目光落在了魏平的枕头上,发现这个枕头很有特色,外套是用几种颜色的布头,折成小三角拼接成的莲花图案,虽然已经很陈旧了,但工艺相当精致,且比较干净,甚至比衣服还干净一些,就问道:“这是老魏用过的枕头?”
“就是的。”牛彩琴说:“自从他失踪后, 我就包起来放着,没用过。”
黄睿发现,这个枕头之所以显得这么干净,定与魏平平时保护有关。据他平时所见,多数农村男人的枕头都脏兮兮的 ,魏平为什么把他的枕头保护得这么好呢?想到这里,就抓起了枕头,手里掂了掂,感觉枕头比较沉。
黄睿心里一怔,问:“枕头里面是什么东西?”
牛彩琴说:“是荞麦皮。”
“荞麦皮有这么沉?”
“我做好枕头芯子后,老魏拿去装的瓤子,他装上瓤子后,我缝了口。”见黄睿在手里又掂了掂,就补充道:“对了,老魏爱上火,动不动嗓子痛,好像给枕头里装了点石子。”
“装石子?”黄睿警觉问道:“你看到没有?”
“没有,我刚才不是了说嘛,自从老魏失踪后,我塞到柜子里再没用过。”
“把枕头拆开。”黄睿说。
枕头打开之后,黄睿发现荞麦皮里,有两个用手绢包着的小疙瘩。一个手绢是白蓝色条纹,一个是粉白碎花。
王小可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手套,戴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发现蓝色手绢里面包了一只10厘米大的圆圈状玉石,俗称玉璧,此玉通体呈黄绿色,上面有褐色、红色和鸡骨白等沁色;碎花手绢里包了一个8厘米大的铲子状的古玉,俗称玉铲,学名叫玉钺。
玉钺通体呈深青绿色,有黑漆古沁色和沙石沁,且有穿孔。黄睿发现这两块玉质地细腻,沁色交叠且过渡自然,光泽沉稳,不用说就是个老东西,就问道:“这两块玉你之前见到过没?”
牛彩琴没想到枕头里有两块玉,也感到很意外,目光诧异地盯着玉说道:“没有,从来没见过。”
黄睿让牛彩琴拿手机把两件玉器拍了个照片,留个资料,说要把玉石拿去做鉴定。牛彩琴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王小可给拍照后,带走了玉石。
很快,鉴定结果出来了,王小可告诉黄睿:“这是齐家文化古玉,是新石器晚期作品,距今有三四千年了。这两块玉都是极其珍贵的高古玉。”
黄睿第一次听到“齐家文化”这个字眼,即在手机上百度了一下,这才明白,人们对史前文明的研究、命名和断代,主要靠考古发现。齐家文化是个比较宽泛的地域概念,横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等西北几省。因位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命名。其遗址分布在东起泾水、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青海湖畔;南面到达白龙江流域;北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附近地区。涉及范围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因造田、修路、建房、设厂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包括礼器、兵器、佩饰、随丧玉、玉器具、玉陈设等。
黄睿在网上查看了博物馆里的一些齐家古玉,材质和沁色等特征基本与这两块玉一致。
齐家古玉的现身,再次有力印证了黄睿此前的判断:魏平确系有收藏癖好!当年他带着五岁的魏晓云出现在宾馆,目标很可能就是那个碗!
如今的齐家古玉与当年神秘碗的性质高度吻合。显然,当初的调查完全遗漏了“古玩”这条关键线索,导致案件陷入僵局。
现在,这条线索的浮现,为黄睿注入了新的动力。魏晓云童年记忆中的那个高大的背影人究竟是谁?是否就是她所怀疑的李富贵?解开这个谜团,正是他们下一步行动的核心。
黄睿思路清晰:既然魏晓云能回忆起那个背影和碗的细节,那么她对当年涉足的那家宾馆,理应留有大致印象。那家宾馆叫什么?坐落何处?他立即指示王小可:“搜寻宾馆时务必带上魏晓云,让她协助辨认。既然她对案件如此执着不放,就必须深度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