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正在教导蒙童诵读《千字文》。孩子们咿咿呀呀,大多昏昏欲睡。唯有一个平日里有些木讷、反应总慢半拍的瘦弱孩子,名叫石头的,今天却听得格外入神。当老秀才讲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石头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眼神有些发直,小嘴无声地张合着,仿佛在咀嚼着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无穷意味。
放学后,别的孩子一哄而散,石头却独自跑到后院,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沙土上无意识地划拉着。他画不出具体的图形,只是些混乱的线条,但他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仿佛从那混乱中,看到了星辰的轨迹,感受到了大地的脉动。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隐约的明悟,在他小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这些细微的变化,起初只被当事人当作是自己的“运气好”或“突然开窍”,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神都经历了大战,死里逃生的人们更关心的是米价是否平稳,治安是否好转,新朝的税赋几何。
然而,总有一些嗅觉敏锐之人,察觉到了这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间临河的茶馆二楼雅座。
几个穿着看似普通、但眼神精悍、太阳穴微微鼓起的江湖人,正低声交谈。他们的目光,不时扫过楼下运河上那些收获异常的渔船,尤其是李四船上那几条显眼的“灵气银梭”。
“大哥,注意到了吗?这几天,河里、山里,好像有些不一样了。”一个瘦高个压低声音道,“前天黑风岭的兄弟猎到一头獐子,那肉质,那精气,顶得上过去十头!还有这河里的鱼……”
被称为大哥的虬髯汉子抿了口茶,眼神锐利:“嗯,不只是禽兽。你们没觉得,这几日打坐练气,似乎也比往日顺畅了一丝?虽然微乎其微,但确实有。”
“难道……跟那位新皇有关?”另一人猜测。
虬髯汉子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知。但这是机遇!传话下去,让兄弟们多留意这些异常之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灵性足的。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咱们得走在前面。”
与此同时,神都一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以及某些原本就与修行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型宗门驻点,也通过各自的渠道,察觉到了天地间那极其微弱的、却真实不虚的“灵机复苏”迹象。他们不像江湖人那样只看重实物,而是更震惊于这种覆盖性的、普惠性的变化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灵气似乎在缓慢复苏……虽然远不如上古记载,但这趋势……”
“是那位渊皇的手笔吗?他究竟做了什么?”
“速将此事禀告家族,此乃千古未有之变局,早做准备!”
暗流,开始在神都,乃至更广阔的七大仙王疆域之下,悄然涌动。寻常百姓依旧为生计奔波,感受着那冥冥中带来的一点“好运”与“灵光”,却不知一张关乎未来命运的大网,正在由无数细微的变化编织而起。而那播撒下“薪火道种”的源头,渊通阁内的林渊,此刻正闭目感应着那遍布疆域的、微弱却充满生机的反馈,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种子已发芽,静待风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