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七王议政启新篇(1 / 2)

承天门外,山呼万岁之声良久方歇。新朝初立,万象待兴。渊皇林渊并未沉浸于登基的荣光,他目光扫过满目疮痍又暗藏生机的神都,心知当务之急乃是稳定局势,厘定章程。

他没有选择重返那座象征着旧日皇权、血迹未干的皇宫,而是衣袖一挥,引动周身清光与新朝汇聚的磅礴气运。

“嗡——”

清辉洒落,笼罩在原本承天门广场一侧、相对完好的观文殿建筑群上。只见殿宇轮廓在清光中流转、拓展、拔高!琉璃焕彩,金玉生辉,转眼间,一片比旧日皇宫更加恢弘、更加肃穆,同时又透着一股包容万象、道法自然气息的崭新宫殿群拔地而起!殿门之上,一块巨匾凭空显现,上书三个蕴含道韵的大字——“渊通阁”!

此乃以气运与神通构筑的新朝权力核心,亦是未来裁决万机之所!

“众卿,随朕入渊通阁议事。”林渊声音平静,率先迈步而入。

七帝、杨戬,以及部分在攻城战中表现出色的联军核心将领、还有及时投诚并展现出能力的原武周官员,共计百余人,怀着各异的心情,紧随其后,步入这象征着新时代开端的殿堂。

渊通阁内,并无传统金銮殿的奢华与压抑。穹顶高远,仿佛可见星辰轨迹;地面光滑如镜,倒映着众人的身影;四周立柱非金非木,隐有天然纹理,散发着宁静心神的气息。大殿中央,并非孤高的龙椅,而是一张巨大的、呈环形分布的玄色石案,周围摆放着数十个蒲团。

林渊自然坐于主位,其余人等,依林渊示意,各自落座。七帝的位置略高于其他臣属,与林渊形成一个半弧。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旧制已不合时宜,当立新规,以定国本,以安天下。”林渊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尤其是在七帝脸上停留片刻,“朕意,立 **‘仙朝议会’** 之制。”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泛起细微的骚动。尤其是那些原武周的官员,更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七帝则神色各异,或沉思,或探究。

“何为议会之制?”秦始皇嬴政率先发问,声音带着他特有的霸道与直接,“莫非欲分寡人之权柄?”

林渊看向他,微微一笑:“非是分权,乃是共治,亦是定责。”他指尖清光流转,在巨大的石案上空,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光图。

“大渊仙朝,疆域辽阔,融合七国旧土,风俗各异,治理不易。朕设议会,为最高裁决之所。朕为议会之主,称 ‘渊皇’,总揽乾坤,裁定最终法度。”

光图上,代表林渊的标志位于最上方。

“而尔等七位,”林渊目光转向嬴政、李世民等人,“于国有大功,于民有厚德,更与朕有累世之缘。朕敕封尔等为 ‘护国仙王’!”

光芒闪烁,七个略小但依旧醒目的光点出现在林渊标志之下,分别标注着秦、汉、唐、宋、明、辽、夏。

“仙王于各自原属疆域内,享有高度自治之权,可沿袭部分旧制,任命官员,发展民生,传承道统。然,需遵大渊统一律法,奉行仙朝政令。仙朝之军队、外交、关乎国运之重大决策、以及涉及多位仙王辖地之事务,皆需由议会共商,由朕最终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