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王弟生忧思(1 / 2)

天幕之上,古国迦毗罗卫的祥和景象仍在延续,如同乱世中一幅不真实的安宁画卷。少年善慧与幼弟悉达多的手足情深,温暖着每一个被现实残酷所煎熬的心灵。

然而,细腻的天幕并未止步于表面的温情。它如同最敏锐的画笔,开始勾勒出繁华之下,悄然滋生的阴影。

随着年龄渐长,褪去更多稚气的悉达多王子,其聪慧与敏感愈发凸显。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兄长讲述的星辰故事与治国道理,清澈的眼眸中,开始映照出王宫围墙之外的景象。

一次,善慧带着悉达多乘坐镶金嵌宝的象辇,巡视欢庆丰收的城邦。万民跪伏,欢呼如潮,将最美的鲜花与最虔诚的敬意献给两位王子。

“王弟你看,”善慧指着车窗外沸腾的人海,语气带着自豪与责任,“这便是父王与你我需要守护的子民。让他们安居乐业,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职责。”

悉达多依偎在兄长身侧,点了点头,目光却越过那些欢笑的民众,落在了街道边缘——一个蜷缩在墙角,衣衫褴褛、不断咳嗽的老乞丐身上。那浑浊的双眼,佝偻的身躯,与周围的繁华形成了刺目的对比。

他的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归途之中,队伍行至城外河边,恰逢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白幡飘荡,哭声凄切,逝者亲属悲痛欲绝的面容,深深烙印在悉达多眼中。

他紧紧抓住善慧的衣袖,小声问:“哥哥,他们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善慧心中轻叹,将弟弟揽入怀中,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解释:“那是因为他们挚爱的亲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这便是‘死’。”

“死?”悉达多仰起头,眼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每个人……都会死吗?父王和母后也会?哥哥你……也会吗?”

善慧沉默了片刻,抚摸着弟弟的头发,声音沉稳而坚定:“是的,众生皆有其寿命终时。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在活着的时候,努力创造价值,守护值得守护的一切,让生命不留遗憾。”

他试图将“死亡”引导向积极的责任,但悉达多眼中的迷茫并未散去,反而更深了。他看着窗外流逝的河水,喃喃道:“花开会谢,日出会落,人出生,便会老,会病,会死……这一切,难道无法改变吗?这欢乐,这繁华,终究如同水泡般,转瞬即逝吗?”

善慧看着弟弟陷入沉思的侧脸,心中第一次涌起一股无力感。他能教导弟弟知识,能保护他免受物理伤害,却无法驱散他心中对生命本质的困惑与忧思。

此后,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

在御花园中,悉达多会对着凋零的花朵发呆;在宴席之上,他会对着歌舞升平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疏离;他甚至会偷偷溜出王宫,去看那些市井中为生计奔波、争吵、乃至相互欺骗的众生相。

每一次,善慧都能及时找到他,将他带回安全的王宫,耐心开解。

“王弟,世间确有苦难,但亦有美好。我辈居于上位,当以仁德消弭苦难,而非沉溺于对苦难的恐惧。”善慧握着悉达多的手,言辞恳切,“看看我们的国家,在父王治理下,大部分子民都能安居乐业。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