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倒出清水,仔细清洗了双手,然后取出一包药粉,兑水调匀,对赵匡胤道:“扶好老夫人,我先喂她服下这剂药,暂缓咳喘。”
他的动作沉稳熟练,喂药时极有耐心,小心避开杜氏因咳嗽而颤抖的嘴唇。那专注而温和的神情,让原本充满戒心的赵匡胤稍稍放松下来。
喂完药,林渊又查看了一下赵光义的情况,少年烧得糊涂,嘴里喃喃说着冷。林渊脱下自己的外袍,盖在少年身上,又取了些温和的药剂给他服下。
“多谢……多谢先生!”赵匡胤看着林渊所做的一切,尤其是他对母亲那细致入微的照料,心中感激与羞愧交织,抱拳行礼,声音哽咽。他自诩豪杰,此刻却要靠一个陌生人救助家人。
“不必多礼。此地阴冷潮湿,不利于病情。可知附近可有破庙或无人居住的废屋?”林渊问道。
赵匡胤摇头:“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
林渊站起身,目光扫视四周,很快锁定远处似乎有一处荒废的木屋:“那边似乎有处所在。兄台,搭把手,先将老夫人和令弟挪过去。”
说罢,他毫不费力地俯身,小心地将杜氏背起。他的动作稳健,显示出极好的身体控制力和力量。赵匡胤连忙背起弟弟,紧跟其后。
到了木屋,虽破败,却总算能遮风。林渊让赵家兄弟休息,自己则迅速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铺上干草,又生起一堆火,让屋内暖和起来。他取出银针,为杜氏施针渡穴,缓解她的痛苦,又拿出自己配制的药材,仔细煎煮。
整个过程中,他话不多,杜氏在药力和针灸的作用下,呼吸渐渐平稳,沉沉睡去。赵光义的脸色也好了些许。
赵匡胤在一旁看着,心中震撼不已。他本以为对方只是个懂些医术的游学士子,但看他背负母亲时展现的体力、行事的老练果决、以及那隐隐流露出的、绝非普通文人所有的精悍之气,让他意识到,眼前之人绝非常人。
“在下赵匡胤,汴京人氏。多谢先生救命之恩!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赵匡胤再次郑重行礼。
“萍水相逢,举手之劳。在下林远。”林渊依旧用了化名,擦拭着银针,语气平淡。
“林先生大恩,赵某没齿难忘!”赵匡胤诚恳道。
这时,稍微缓过劲来的赵光义,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又崇拜地看着林渊,小声问:“林大哥,你好厉害,你还会武功吗?刚才背母亲,好稳当。”
林渊看向少年,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揉了揉他的头发:“行走在外,学些防身的本事罢了。你好生休息,按时吃药,很快就能好起来。”
赵光义用力点头,眼中满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