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扑通一声跪在了我的床边,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他紧紧握着我的手,仿佛这样就能让我重新活过来。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想起了我前几天说过的话,司命星暗淡无光,我的生机已到。
此时年过 55 的汉武帝,正悠然自得地坐在书房里,手持一卷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然而,当他听到我离世的消息时,他手中的书突然掉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原本悠然的心情瞬间被一股无法言喻的悲痛所取代。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五雷轰顶一般,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你说什么?”他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惊愕,“朕的张卿没了!”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来禀报的人,仿佛要透过对方的眼睛看到事情的真相。
“来人呐!来人呐!”他突然大声呼喊,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带着一丝绝望和无助。“速速为朕更衣!”他的语气急促而严厉,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的威严和沉稳。
汉武帝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伤,他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张伐不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自太子时期就结识的唯一老友。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汉朝的兴衰荣辱。
他心急如焚,顾不上其他,立刻吩咐侍从为他更衣。他的动作迅速而慌乱,仿佛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快马加鞭,汉武帝一路疾驰,从皇城内的皇宫一直赶到皇城外围大城之中的张府。一路上,他的心情愈发沉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张伐相处的点点滴滴。
终于,他来到了张府门前。府门紧闭,一片肃穆。汉武帝顾不得许多,径直冲进府内,直奔放置张伐遗体的地方。
当他看到那口已经搬入棺材中的老友时,他的脚步猛地停住了。他站在棺材边上,双手紧紧地扶着棺材边缘,凝视着里面的张伐,仿佛要将他的面容深深印在脑海里。
皇帝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嘴里念叨着:“两天还好好的呀,看着精气神儿能比朕再活个几十岁,怎么突然就……”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泪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
朕几十年的老友,那位护国为朝的天南星竟然也离朕而去了!不仅如此,朕的老兄也不在了,那个能倾听朕内心想法、与朕一同瞎叨叨的兄弟,朕唯一的兄弟啊,就这样离朕而去了!
悲痛欲绝的皇帝,为了能让老友的遗体保存得更久一些,特别下令从皇家的冰窖中每日取出足够的冰块,用来防止尸体腐烂。同时,还下达了另一道旨意:传朕的旨意,以太史令张伐对国家的贡献,应以列侯之礼将其下葬,并陪葬在茂陵之东,让他离朕更近一些。这样,等朕百年之后,就可以天天与他聊天了。
霍家的两兄弟,听闻皇帝的旨意后,毫不犹豫地叩了三个响头,以谢皇恩。之后,他们便按照当年我收他们时所取的张姓名字,一个叫张无病,一个叫张崇光,开始为我守灵守孝。这其实是我们之间早就约定好的,无论多少年过去,只要到了我的生死之日,他们二人便会以此名来为我守孝三年。
之后,皇帝沉浸在这股悲伤的情绪之中,久久无法自拔。他缓缓地拿起我留给他的那些框架和书信,仔细地阅读着,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我对他的深情厚意。
这些文字详细地描述了日后朝堂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以及一些可以被预知的情况。皇帝逐字逐句地研读着,心中感慨万千。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关于太子的命运。我在文中提到,如果太子日后犯下过错,希望陛下能够像当年我向他求情时一样,免去太子的死罪,将他放逐到天南海北,让他远离权力的纷争。
此外,我还特意强调了一些约束皇帝的话语。我告诉他,我的义子霍去病本应在 24 岁那年出征时遭遇死劫,但我用了自己 30 年的寿命,为他求来了 10 余年的安稳,并让他留下了子嗣。然而,当我离世之日,便是他命运再次受到威胁之时。不出两年,他必定会遭遇不幸,与我一同离去。
最后,我恳请陛下善待霍去病的两位幼女,以及他的弟弟霍光。同时,我也劝告陛下不要过于追求长生不老。自古以来,皇帝作为天下万民的供养者,其命格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如果执意追求长生,必然会引来短寿的灾祸。
在那之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身体之中,但我的思维却如同被封印一般,陷入了深深的休眠状态。而此时,第二意识则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个身体,并开始负责第 4 次身份前期的运营工作。
第二意识首先大致浏览了一下人才名单,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经过一番思考,第二意识心里有了底,他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发现距离目标还有大约 2000 余年的时间。
接着,第二意识仔细研究了目前人才名单的收集情况。名单上已经有了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以及卫青、霍去病,霍光这两位威震天下的将领一位高等文官。此外,还有一位女性君主——邓绥也在名单准备收集之中。
最后,第二意识决定让自己完全接管这个身体,然后慢慢地将其运营到东汉时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需要不断地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人才,以确保能够顺利达成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