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拉紧了扣带,手指在战术背心肩带上停了一秒。太阳穴突突地跳,就像有根铁丝在脑袋里慢慢绞着。赵勇去准备突击组了,李悦坐在终端前,屏幕上的代码流还在滚动。
她没回头,声音压得低低的:“门禁系统刚更新了。三分钟前,火电厂b区主控室的加密协议变了。”
我走过去,站在她身后。屏幕上是一串陌生的密钥结构,和之前记的不一样。
“还能破解不?”
“能。”她敲了几下键盘,调出两个并列的协议版本,“旧的是三级跳转验证,新的是动态令牌加生物特征绑定。他们知道咱们要来。”
我盯着那行时间戳——18:47。行动前两个多小时。
“有人提前动了系统。”我说。
李悦点点头:“我正在跑离线解码,用上次从Σ9节点抓取的底层架构做反向推演。大概得四十分钟。”
“够用。”我转身走向装备箱,打开,检查枪套、弹匣、战术手电。每一样都按标准流程过了一遍。
赵勇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对讲机。“外围组都到位了,不过张涛刚才失联了十五分钟。”
我停下动作。
“他家里出事,孩子发烧。”赵勇说,“我已经让预备队顶上。就是……”
“就是啥?”
“他走的时候说了句怪话——‘郑局说今晚别太拼’。”
空气一下子静了下来。
李悦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没再敲。
我合上装备箱,走到地图前。火电厂b区的标记还在,红叉没动。接应路线画到了变电站后巷,但赵勇刚才调整过位置。
“车放好了没?”我问。
“放好了,围挡拆了一半,绑了红布条。”赵勇指了指南侧通风井的模拟图,“我带的人21:00进井,弄出点噪音,把守卫往南边引。”
“咱们走西侧电缆隧道。”我说,“李悦远程开门,要是失败,我再用‘犯罪场景回溯’找输入记录。”
“你刚用过能力。”赵勇看着我,“再用一次,万一撑不住咋办?”
我没吭声。刚才那次犯罪场景回溯只坚持了不到十秒,画面刚出现主控室的门框,头就像炸开一样疼,鼻血渗了出来,我用袖口压住。现在上唇还有点黏糊糊的。
李悦突然说:“密钥生成进度78%,预计22分钟后完成。不过我发现件事——系统日志里有个覆盖权限的记录,USER Z,时间18:47,操作是临时提升门禁等级。”
Z。
我盯着那两个字母。
“会不会是……”赵勇话没说完。
“先别猜。”我打断他,“任务不变。你负责南侧佯攻,延长五分钟,21:15开始,给咱们多争取点时间。”
赵勇点点头:“行。”
李悦继续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稳稳的。她把破解程序锁定在独立终端上,断开了所有无线模块。这是规矩——任何涉及“影蛇”系统的操作,必须物理隔离。
我拿起对讲机,测试频段。
“一号,收到。”赵勇按下通话键。
“二号,信号清晰。”李悦轻声回应。
我切换到备用频道,再试一次。这次延迟了0.8秒。
“有问题。”我说。
李悦立刻调出通讯协议界面。“跳频间隔太长,信号在地下容易丢包。我改成每两分钟换一次,加自动重连。”
“好。”
“还有,”她抬头,“我刚把主控室的3d建模导进便携终端,你带着,万一‘犯罪场景回溯’用不了,也能看清内部结构。”
我接过终端,开机。画面加载出来,是火电厂b区地下三层的虚拟模型。走廊、机柜、控制台,全都标了序号。
我放大主控室,正准备标记关键节点,忽然注意到北墙。
那里有一扇门。
“这门没在原始图纸上。”我说。
李悦凑过来看:“维修通道?”
“设计图里没标注。”她调出建筑档案对比,“可能是后期加的,或者……故意没画。”
我记下坐标。“要是主路被堵,这是备用出口。”
“你真打算再用‘犯罪场景回溯’?”赵勇盯着我。
“万不得已才用。”我把终端塞进胸前口袋,“标记了三个点——门禁终端、核心机柜、逃生通道。不到最后一步,不用。”
赵勇没再说话,转身去检查突击组的装备清单。
李悦的破解程序发出提示音。密钥生成完成。
“新密钥已写入离线设备。”她拔出U盘,放进防水袋,“我设了三重验证,必须同时输入动态码和物理密钥才能生效。”
“门能开多久?”
“三十秒。系统会检测异常停留,超过时间自动锁死。”
“够了。”我说,“咱们进去后直奔核心机柜,拿到Σ9主控芯片就销毁。”
“A级预案。”李悦点点头,“b级是电磁脉冲,c级是撤退。”
“烟雾弹位置都校准好了吧?”
“没错,我刚用激光测距校准过,误差不超过十厘米。”
我走到墙边,拿起背包,把工具、备用弹匣、脉冲干扰器一件一件装进去。动作很慢,每一项都仔细确认。
赵勇走过来:“接应车那边我再去一趟,确保红布条不会被风吹走。”
“去吧。”我说。
他出门后,李悦小声说:“陈昭。”
我抬头。
“你刚才看建模图的时候,手抖了一下。”
我没否认。
“我知道你在硬撑。”她声音很轻,“但要是你在主控室倒下,咱们两个都出不来。”
“所以你得快点。”我说,“拿到芯片,立刻销毁。我不行了,你就走。”
“我不可能丢下你。”
“这是命令。”我看着她,“任务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