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彬也就在家待两天,已经放飞的两个孩子都不理他了。
和爷爷奶奶告别后,就踏上返回学校的路。
一回到学校,熟悉的忙碌感就扑面而来。
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堆得高高的文件,忍不住叹了口气,又要开始“牛马”般的日子了。
偶尔从窗户里瞥见楼下悠闲散步的老师,他心里多少有些羡慕,当老师好不好他不知道,但有好几个月的寒暑假是真实的。
就算放了暑假,学校里也还留着不少学生。
这天下午,林鸿彬路过操场时,远远就听见一阵很有节奏的音乐声。
他寻声而去,只见几个学生穿着宽大的喇叭裤,跳着时下在国际上流行的迪斯科,音乐正从旁边的收音机流淌出来的。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青年人的活力扑面而来。
林鸿彬停下脚步,眯着眼睛打量着。
还是年轻人有行动力,思想上的转变直接体现在日常生活上,只是他们哪里弄来的这些玩意?
正想着,又有两个穿着喇叭裤的学生说说笑笑地从他身边走过,裤腿随着脚步轻轻摆动。
这一幕突然点醒了林鸿彬:要进入消费爆发的年代了!
有快钱不挣,那不是王八蛋吗?他立刻打定主意,从生产喇叭裤开始。
林鸿彬还是把财务、人事、校办的人都请了过来,说了生产喇叭裤的事情!
话音刚落,黄处长就皱起眉头,身体微微前倾:“林处,怎么突然想做裤子了?咱们之前搞辅导教材不是挺好的吗,现在虽然挣的不多,但也很稳定啊!”
林鸿彬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果酒,放下杯子时,指腹在杯壁上轻轻敲了敲:
“你们没注意到吗?最近电视里的译制片,那些老外大多穿着喇叭裤;几个来咱们学校学习、旅游的老外,也基本都是这个打扮。
现在学校里的学生,都已经有人学着穿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得抓紧时间,挣一波快钱。”
校办的黄主任立刻接话:“还和当时搞卷子一样一波快钱?”
林鸿彬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了一下:“不止,卷子是考生才用的,裤子是所有人都要穿,还是一年四季都要穿。当然,挣快钱,还得用喇叭裤这种新奇的玩意。”
“那场地怎么解决啊?”陈处长皱着眉,掰着手指头数,“咱们学校现在能用的地方,基本都占满了。”
林鸿彬早有打算,他抬手摆了摆:“场地好说,先把仓库那边腾一间出来,暂时用着。缝纫机的话,咱们可以从校职工家里租,要是村民家里有,也租过来;要是有会做衣服的人愿意过来帮忙,那就更好了。”
“那材料呢?做裤子得要布、要扣子、拉链啥的。”黄处长追问,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林鸿彬身子往后靠了靠,靠在椅背上:
“布料我来解决,我去找闽北的印染厂,跟他们要一点布料,就算是布头也行,质量差点没关系。年轻人穿喇叭裤,图的是款式新潮,不是布料多好。
扣子、拉链啥的找相关厂家买一些就好,不够的话直接在百货商店扫货。”
几位负责人对视一眼,又低声商量了几句,最后黄主任抬头,拍了下手:“行,那咱们就试试!”
林鸿彬也立刻把任务布置下去,从腾仓库到联系缝纫机,明确的分工到人。
等林鸿彬把电话打到各个工厂里去的时候,大多爽快的答应拱货了。
这个时候林鸿彬就体会到重生前离休老干部的提点,当领导要人际关系的积累。
这些年通过考察、会议等场合,认识了不少人,而他林鸿彬的名声也是传了出去,现在办起事来,确实事半功倍。
几个部门一起提交申请,没几天就批下来了,仓库、缝纫机和人手也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