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07章 该为离开做准备了

第307章 该为离开做准备了(1 / 2)

林鸿彬在会上闹了一出,按照常理,如此举动必然会引来省里领导的严厉训斥,可奇怪的是,省里的领导不仅没有打电话问责,甚至连一句提及都没有,仿佛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不过想想,郑庆宏等人是秩序破坏者,领导们对这些人也痛恨的很,只是苦于没办法收拾。

现在有人打压他们的气焰,高兴都还来不及,更没必要问责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林鸿彬再也没有踏出古邑半步。

即便是常规的汇报工作、参加会议,他也一概缺席。

在林鸿彬看来,如今局势混乱,所谓的汇报工作不过是流于形式,毫无意义,还汇报个得儿。

外界的纷扰并未因他的沉寂而停止,各种消息也如同潮水般通过电话涌向林鸿彬,让他时刻掌握着外面的动态。

毕竟100多名知青背后就是100多个家庭,就算不打电话给林鸿彬,把各位知青得到的消息汇聚起来也是很大的信息量。

郑庆宏不甘心失败,竟然直接向上级汇报,公然要求撤掉林鸿彬的职务。

在杂交稻育种的关键时候,换掉林鸿彬这地头蛇?那不是自找麻烦嘛,想想都不可能。

要换也得等局势稳定后。

所以省领导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算是给林鸿彬保住了一席之地。

一计不成,郑庆宏又生一计。

他开始暗中串联一批对林鸿彬和青云山不满的人,特别是没在青云山获得利益或者眼馋青云山的人,形成一股反对势力,并且四处散播关于林鸿彬的谣言,企图通过舆论压力搞垮林鸿彬。

就在林鸿彬还在默默应对这一切,暂时没有出现太大变故的时候,肖书记那边却率先出了大事。

面对郑庆宏等人施加的各种迫害和压力,肖书记终究没能扛住,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在一栋高楼之上,做了自由落体运动。

当林鸿彬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林鸿彬在肖书记身上找出很多共同点:有一颗还算良善的心、听上级的话。

但林鸿彬不算守规矩,有了空间这个外挂之后,顾忌少一些,做事越来越果断,自利心更重一些。

要是自己不够果断,现在应该也被整的很惨。

肖书记的离世,让郑庆宏彻底没了顾忌,变得越发肆无忌惮。

在郑庆宏和他的党羽搅局下,正常的工作秩序被完全打乱,越来越多的单位处于瘫痪的状态。

但即便如此嚣张,郑庆宏也始终不敢踏入古邑山区一步,或许是对林鸿彬心存忌惮,又或许是古邑山区有他惧怕的其它力量。

可能是担心林鸿彬对他大儿子下手,郑庆宏也把在蒲阳山区工作的大儿子调了回城关,在他得势后,他那当知青的大儿子很快的被调到公社上班了。

除此之外,报纸上批斗林鸿彬的文章也开始泛滥成灾,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对一些大人物的批斗篇幅。

这显然是郑庆宏和他的同伙在背后操纵舆论,想要彻底搞臭林鸿彬。

局势的混乱还在不断升级,借机械斗的村落越来越多,人们为了争夺利益,不惜动用土枪、土炮、狼筅、长矛等各种武器。

混乱的局势直接导致运送物资的车队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安保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

每一辆运送物资的车都必须额外配备两名荷枪实弹的民兵,时刻保持警惕;而闽北运输队的情况则更为夸张,为了确保物资安全送达,竟然都配备了机枪,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为了维稳,各地民兵指挥部纷纷成立,临时武装管控的公社、单位也越来越多。

林爷爷也从离休老同志的状态调整到游击队老队长的状态,亲自到古邑坐镇。

几个电话出去,直接把山区的民兵队伍都协同起来。

祖孙两人把这山区搞的铁桶一块。

林鸿彬一看着情景,就知道自己在青云山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哪个领导都不允许地方有这种实力的家庭存在,等局势一稳定,绝对会把自己调走。

该为离开做准备了。

就在林鸿彬为各种事情忙碌的时候,祝晓燕的一个电话又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