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05章 山区和平原地区真是两重天啊

第305章 山区和平原地区真是两重天啊(2 / 2)

来的人大多是青年,但也掺了几位少年,有公社或大队农技员,也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但都是初中以上的学历。

一开始,先集中学基础知识。

农科所的老师拿着黑板,在院子里开课,第一次讲到“恢复系”“不育系”“保持系”这些词时,底下一片安静--大多数人都是懵的,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疑惑。

尤其是那些还没结婚的年轻人,听到老师解释“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时,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低着头,不敢看身边的人,连手里的笔都停住了。

好在老师很快解释:“大家不用紧张,咱们这里学习的技术不算复杂。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稻种,不用你们培育,恢复系用的是咱们本地的‘蒲阳一号’,你们要学的,就是怎么把父母本种好,让它们的花期能凑到一块儿。”

这话让大家松了口气,教室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学习的劲头也足了。

林鸿彬也抽空去听了几节课,坐在最后一排,手里拿着笔记本,偶尔低头记几笔--他虽然一直关注育种,但这些专业的细节,他是真的不懂,这次听老师讲,倒也学了不少新知识。

林鸿彬也去听了几节课,还是让让学了不少育种的专业知识。

老师在课堂上掰着手指头讲细节:“首先要算好日子,错期种植父母本,不能一起种,不然花期对不上。后期还要靠水肥管理,动态调节它们的生长进度。

长快了,要适度烤田;长慢了,就多施肥,多灌水。”

“等花期匹配上了,就该人工拉花粉了。”

老师拿起一根尼龙绳,比划着,“一般两个人一组,拉紧一根 50 米长的尼龙绳,分别站在稻田的两端,然后用力往中间跑,尼龙绳划过父本的稻穗,就能把雄蕊的花粉弹出来,让它落在母本的雌蕊柱头上。”

“还有啊,水稻开花集中在上午 10 点到 12 点,这两个小时是最佳时间,每片稻田每半小时就得拉一次,不能偷懒,不然花粉少了,结实率就低了。”

“不育系有特殊的生理现象,叫卡颈--一大截稻穗包裹在叶鞘中无法外露,就像被卡住了脖颈,以至于稻穗上的颖花无法顺利接受来自父本的花粉。这个时候就要人工‘剥苞’。”(备注2)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模拟剥苞的动作,手指轻轻分开,生怕大家听不懂,还特意找了株草,现场演示给大家看。

......

农科所的老师一条一条讲得细致,学员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有人举手提问,院子里满是求知的氛围。

等集中学习结束,开始播种的时候,去年培训出来的技术员,还有一直跟育种中心合作的生产队技术员,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很快的被各地区来的育种队瓜分了,也享受到老技术员的待遇了。

青云山育种中心的活儿,不止水稻一件。

植物方面,今年还要向各方提供一大批的百香果苗、油茶树苗、桑树苗等,甚至还有现在就向他们定茶树苗和各种水果树苗的。

动物方面,除了鸡鸭鹅猪外,各种野鸡苗也得的交付--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竹筐里,叽叽喳喳叫着,精神抖擞的,等着被供销社的车运走。

林鸿彬还征得生产队同意,开始对村里果园里的部分果树进行嫁接改造。

前几年,林鸿彬他们对山上的野柿子嫁接改造还算成功,去年收获了不少柿子,又大又甜。村民们也试过吃了一些,这次改造,大家都很支持。

山里的人忙着农活,从早到晚泡在田里、果园里,汗珠子落在泥土里,心里想着的都是种苗、收成;

可山外的各级机关,却在忙着“整”活:突击发展党员、突击提拔干部,成立民兵指挥部。

发展党员,原本要考察半年、一年的,现在一天就办完了手续,连谈话都只是走个过场;

突击提拔干部,原本没到年限、没够资历的,也一下子升了职,办公室的牌子换得比谁都快;

听到从平原地区传来的消息,林鸿彬心里满是感慨。

山区和平原地区真是两重天啊!

一边是泥土里的希望,一边是混乱中的迷茫,隔着几座山,却像隔着两个世界。(备注3)

(审.核了好多个小时,删了好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