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闽省,代表团还不能散了,又关门讨论了两天,形成了厚厚一叠会议纪要,众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会议室。
林鸿彬还没回青云山,就被安排一大堆的会议行程。
省革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一叠会议通知,密密麻麻的行程把他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省革委知青办的全省知青工作座谈会;农业厅的农业技术成果交流会;商业厅的会议也没少了他。
看着手里的行程表,林鸿彬无奈地笑了笑,看来这刚回来,又得扎进会议堆里了。没办法,还真的都是相关单位。
就在这忙碌之际,一则重要任命悄然落地。
或许是为了呼应郑庆宏被提拔为内阁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员的安排,省革委正式下文,将林鸿彬任命为省革委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员,级别直接提至 13 级 —— 这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高干行列。
林鸿彬猜不透省领导把他这么安排的用意,但肯定是要让他干活的,一如之前地委把他拉进地革委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每年年初,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墙上旧的奖状拆下来,仔细擦拭干净后放进档案室归档,再将新一年的奖状一一挂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公室的墙又挂满了奖状,毕竟是两个单位,双倍奖励,
奖状当然是有成绩支持的,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挣钱能力丝毫没有减弱,青云山育种中心的成果更是令人瞩目。
水稻项目就不必说了,成果众人皆知,报纸上能剪下来厚厚的一叠报道。
其他项目组也都出了不少成果:
兽类育种项目组育新品种主攻杂交猪,除了给食品站提供大量的杂交小猪崽外,还培育出来的新杂交猪品种,长肉率明显比之前的高多了。
这专业的就是不一样,选种的眼光和经验不是之前的半刀子能比的。
现在,项目组的陈东又把目光锁定在了三头乌苏里野猪身上 。
这三头野猪明显的与众不同,生长速度快于其他野猪,养了快一年了,生产速度还是没什么减弱,搞的陈东每天都要去观察好几遍,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数据,发誓要从它们身上挖出更多潜力。
禽类育种项目组也不甘落后,除了提高了孵化率外,还在杂交鸡上下了工夫。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一小批长势相当快的鸡品种,这才三个月,羽毛就已经很丰盈,公鸡的体重也快5斤了。
这相当于这种鸡能在三个月多就能出栏,比之前的品种提前了快一个月时间,不仅能提高养殖效率,还能为养殖户节省不少成本,非常适合在养殖厂大规模推广。
土豆育种基地成绩也是让人惊叹,就经过两代的选育,秋土豆在盐碱地里实现亩产超过了1500斤的突破。
这个消息传到海山县领导耳中,他们立刻坐不住了,一边组织人员到土豆育种基地考察,一边向上级提交报告,请求放开土豆种植。
县领导还特意给林鸿彬打了电话,语气急切又带着期待:
“林书记,您看能不能让育种基地扩大试验面积?乡亲们都等不及了!我们已经想好了,春夏种地瓜,秋冬种土豆,搞‘双薯轮作’,这样土地利用率高了,乡亲们也不会饿肚子了!”
林鸿彬听完眼睛一亮,忍不住称赞:“‘双薯轮作’这个主意好,我一定帮你们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