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慢慢成为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眼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上大学只有7个名额,推荐名单上有 15 人,怎么整?
再要名额基本不可能了,一个百来号人的单位有7个上大学的名额,比例已经非常高了。
再高就要碰触一大批人的利益了。被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主力军,背后可都是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真正的普通人可是少的很。
若不是国家明确要求工农兵大学生中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农村出身人员,普通家庭的孩子恐怕连这仅有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如此,冒名顶替上学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所以啊,高考考察一定的智力条件加勤奋学习的程度,对普通人来说最为公平的选拔方式了。
林鸿彬把15个提名的知青、退伍军人都叫到办公室:“今年上大学的名额只有7个,你们有15人。
现在有三个选择,一是今年上;二是明年再参与推荐;三是等待再次高考的机会,到时候大家可以凭实力报考,可能考到你们想去的首都、沪市等地的大学。”
话音刚落,祝晓燕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我先退出吧!”
“我孩子还小,今年就不考虑了”蔡秋华也接着表态。
“那我也退出吧!”陈建新也说道,紧跟着老婆的步伐!
接着,林巧玲坚定的说道:“我想自己考!”
陈晓庆、张清妍也表示要自己考。
“你们要考虑清楚了,自己考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林鸿彬提醒道。
“那就明年再争取!”
“行!”
转眼间,15 人就剩下了 9 人。
林鸿彬看着剩下的人,说道:“还剩下9人,需要两位同志等到明年了!那就抽签吧!你们想办法分出抽签的顺序。”
“我就不抽了,也退出吧!我们这一批的不能就我一个人搞特殊。”蔡雅婷突然开口。
这时,退伍老兵谢秀福也站了出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没读过几年书,之前潘老师、郑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我都听不懂,就算上了大学,恐怕也跟不上课程。我想先在林场补习一段时间,明年再考虑。”
谢秀福宣布退出,现场正好剩下 7 人。
“既然这样,就不用抽签了。你们 7 位同志从今天起,可以开始物色工作交接的人选,上报给办公室。
然后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场棘手的名额分配难题,在自家人体谅退让和部分人员的理解中,得到了圆满解决。
其实在青云山再留一年,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这几位都是预备党员了,至少在这里成为正式党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青云山提级的速度也不慢啊,以更高的级别被推荐上大学,在这讲等级的年代,机会同样更多,包括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各有优劣吧!
至于要不要等到77年参加高考,结过婚的可以等,但没结婚的林巧玲等人,林鸿彬觉得还是不要等了,明年一定给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