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71章 “村里”与“生产队”的区别

第271章 “村里”与“生产队”的区别(2 / 2)

“晚饭后我就召集人!”黄镇山回应道。

“还有,当前育种中心安保需求增加,民兵队伍需要适当扩大规模,老黄、子好,你们俩尽快统计现有人员资质,筛选符合条件的知青和职工纳入民兵连,完成编组后组织脱产训练一段时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好!”

“最后,就是要和石洋大队的民兵排,甚至古邑民兵连形成联动机制,老黄、子好,你们找时间多和他们走动走动。”

“这个可以!”

交代完民兵工作,林鸿彬又找来了傅启雄。他在海山岛,来一趟不容易,事情得沟通清楚。

海山岛去年种完秋土豆,又种了一茬冬土豆。

说起这个,傅启雄明显兴奋起来:“这一茬的冬土豆是经过选种后,明显更适应海山岛的气候,这次亩产上千斤是没问题的。”

“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过北方的亩产已经超过2000斤了(备注1),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目标可以定高一点,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

接着又聊到土豆保存问题。

种土豆不算难,现在最难的是保存土豆。海山岛高温、高湿,还没有冷库,土豆要从春天保存到秋天,不建一个合适的库房肯定是不行的。

一通交流后,林鸿彬又吩咐道:

“傅技术员,你回去就找人规划下海山岛的土豆育种基地,有什么需求大胆的找海山县的领导支援,我会给海山县的领导打电话沟通。”

“好,我明白的!”

土豆本来就是海山岛的项目,事关民生,海山岛领导必定会支持,老一辈革命者的社会责任感还是没得说的。

只要林鸿彬这里再支援一些物资过去,再难他们都会给办了。

吃完晚饭,林鸿彬把陆志高送回石谷村水稻育种基地。

育种中心来了一个立场明显不同的人,林鸿彬觉得有些事情该低调了,至少送杂粮的事情就不能自己送了,这个事情只能找林振文帮忙了。

“叔公,是这么一个事,以前我们林场需要的很多杂粮和粮食,都是我去外面购买的,现在育种中心来了一堆的新同志,人多眼杂,我就不方便直接把这东西直接提供给育种中心了,需要村里过一手。”

林鸿彬特意的在“村里”加重语气。

这是几个人最近形成的默契,提到“村里”,就是家族的事情,需要保密。提到“生产队”,那就是公家的事情。

“你的事就是村里的事,你定个章程。”

“村里有没有偏僻一点的库房?”林鸿彬问道。

“祠堂?”林振文提了个位置。

“祠堂离水稻育种中心是不是有点近?”

“要不直接将另建一个简易库房,不需要多少天,到时候安排信的过的人去守着就行。”

“好!弄好了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跟村里七三分。”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