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喔!”到了超级南瓜田,一群人都叫了起来。
“这么大的南瓜?天哪!”
“这一个能顶多少个啊!”
“这是怎么种的?”
“这是挑大南瓜的种子,一棵植株只留一个瓜,主要还是为了培育巨型南瓜。如果让他们自由结果,应该只有200来斤了。”
“200来百斤那也很大了,这个也得好好推广起来!”
“这南瓜到时候给地委送几个,我们送到首都给中央首长见见。”丁副主任直接决定。
“没问题,到时候我亲自送过去!”这是林鸿彬的目的之一,总得弄点“祥瑞”上交嘛,上交了,领导才能记住你的成果。
早上的高产水稻是“祥瑞”,这巨型南瓜也算是吧,还可以搞巨型地瓜、巨型芋头、巨型土豆等等。
这个时候,国家其实很需要这个,大多数人还吃不饱,把这些给科研单位,说不定能搞出不少花样!
又是一阵快门闪过。
食用菌人工种植做为省里重点推广的项目,各个领导当然也不能错过。
菇田要求湿度要大,所以都在靠近水源且是山阴的地方。
说是菇田,应该说是菇棚更合适,菇棚四周用稻草帘子围住,上部用芦苇遮阴,每一垅菇床上方还用薄膜覆盖,条件所限,无法复原穿越前的那种大菇棚,只能凑合的整一些简易版的。
现在菇棚里的各种菌子不是用套袋技术的,那些还在房间里长菌丝。看的这个菇棚是香菇棚,菇床上摆了一排排原先用竹筒当容器制成的菇筒,菇筒上密密麻麻的是香菇的子实体。
“长这么多?只是怎么没有大的?”丁副主任诧异的问道。
“大的都采了,我们采菇的标准是伞盖半开的那种状态,菇的伞盖都开了就不好吃了。采菇时间是每天早上,一吃完早饭就要过来了,一采收完就要送到烘干房那边,剪掉菇脚,分规格后烘干,鲜香菇不过夜的。”
“原来采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怪不得你们的菌子能卖上好价钱。”
“其实冬天长的冬菇品质更好些,长的慢,肉质更厚,香味更浓郁一些。夏天温度过高,菌子长太快了,品质反而没那么好。”
“哦!”旁边的人基本都记住一句:冬菇品质比较好。
接着又看了羊肚菌、银耳、木耳、平菇、草菇、竹荪等菌子的菇棚,看了各种各样的菇床,个个都是惊叹连连。
逛完旱田那就进林地,主要看那些药材,包括灵芝。林场也在林地里搞了一片地培育灵芝,也是用芦苇遮阴,没想灵芝还长的不错,再过两个月应该能收孢子了。
“这是灵芝?不是说灵芝是仙药吗,也能人工种植了?”
“灵芝跟香菇、银耳之类的一样,其实就是一种菌子。”林鸿彬解释道。
“哦,哪~那些种在树桩上的是什么,树底下的又是什么?”
“这些和灵芝都是我们与县国营中药店合作的名贵中药材人工种植项目。树桩上的是铁皮枫斗,也称还魂仙草,树底下的是金线莲。这些药材的药效县中药店的唐清原主任更清楚,就麻烦唐主任帮忙讲解一下。”
林鸿彬赶紧抬出老唐,这些知识他虽然懂,但说的话没有唐清原这个专业人士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