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犯嘀咕:这次首长来的理由也太大了,又是中央军委,又是省委的,到底是什么大事情,值得他老人家亲自跑一趟?
“你不用谦虚。” 李政委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其他单位也都有各级党委、革委会支持,可取得的成果连你们的零头都不到。俗话说‘将勇勇全军’,你这个场长带得好,林场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林鸿彬听了,也不再过分推辞,他咧嘴一笑,露出几分年轻人的爽朗:“谢谢首长夸奖,那我就大胆接受了!”
“哈哈哈!” 李政委被他这股直率劲儿逗得笑出声,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错不错,年轻人就该有这份大胆和自信!”
“是,谢谢首长教诲!” 林鸿彬认真地应道。
李政委话锋一转,又问:“我听说你们推广出不少技术出去了,具体怎么推广的?”
“以前主要是让其他单位的人过来,跟我们的人一起工作一段时间,手把手教。” 林鸿彬如实回答,
“前几个月开始,我们把已经掌握的各种技术整理成册,油印出来分发出去,同时还在林场继续搞培训。今天我刚去县里安排了油印新手册的事,过几天就能拿回来。”
“这又是大功一件。”李政委赞许地说:“技术不藏着掖着,很好!技术就是要服务社会、服务于人民,让更多的人受益是最终目标,你们的做法很正确。等你们新的印好了都寄一份给老头子我。”
林鸿彬赶紧应下:“能让首长您看到我们的技术手册,是我们的荣幸!您放心,一印好我就立马安排寄过去。”
李政委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窗外林场的空地:“如果可以,在你们这里盖几间教室,让更多单位、乡亲们来学技术,这样技术推广的就更快一些。也能让林场的知青们有个专门学习的地方。”
林鸿彬听过关于李政委的一些传闻:这位首长是教书匠出身,去哪里都不忘兴办学校。
“首长您放心,盖教室的事县里已经给了支持!” 林鸿彬赶紧回话,“砖瓦、水泥这些建材都在走审批流程了,就等过了雨季,天气晴稳了就动工。”
“未雨绸缪,看来地方革委会也没少下功夫。” 李政委点点头,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
“各级党委、革委会还是给了很多支持的。”林鸿彬依旧保持着谦逊。
“你能不忘本,这很好。”李政委忽然话锋一转,语气放缓了些,像是拉家常似的问道:“听说你爷爷是老革命?”
“嗯,我爷爷是一位老红军,在二十年代末参加革命的,后来回乡组织游击队,一直到解放。”
“你爷爷这种在基层扎根几十年、始终跟着党和革命走的同志,最值得钦佩。”李政委的眼神柔和了些,像是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经历。
“您和其他老首长们,为了革命事业辗转大半个中国,出生入死,才更值得我们后辈敬仰!” 林鸿彬由衷地说。
“哈哈哈!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 李政委被逗得笑出声,会议室里的气氛更显融洽。
在场的军装干部们也都跟着笑了,之前的严肃感消散了不少。
部队的等级观念比较重,首长说话一般没人会插嘴,此刻偌大的会议室里,就只有一老一少的交谈声,从技术推广聊到家庭旧事,倒像是寻常长辈和晚辈在拉家常,格外亲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