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阳地区革委会颁发的“蒲阳地区1972年度上山下乡工作模范单位”、“蒲阳地区1972年度学习教员思想模范单位”;
军分区颁发的“军地合作先进单位”;
蒲阳地区农业管理局颁发的“蒲阳地区197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先进单位”等等。
黄镇山凭借编辑多本技术手册,被蒲阳地委评为“蒲阳地区72年度学习教员思想工作积极分子”。
张钰琪凭借在多地推广技术手册被团地委评为“蒲阳地区72年度优秀基层团干部”。
郭子好被评为“蒲阳地区上山下乡工作先进个人”、蒲阳军分区优秀基干民兵。主要工作有编辑《清源县青云山知青林场管理手册》,全县民兵比武大会个人项目总分第一等。
作为林场负责技术方面的邱明林,被蒲阳地区农业局评为“蒲阳地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先进个人”。主要贡献有:作为清源县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技术总工领导并参与该单位所有技术工作。
陈斌被被蒲阳地区农业局评为“蒲阳地区兽医工作先进个人”。青云山知青林场编辑的各种养殖手册上都有他的名字。
黄逢乾、王志成、徐秋英三人被蒲阳地区革委会评为蒲阳地区上山下乡先进标兵。全地区共10个标兵,青云山知青林场这一小单位直接拿走三个。
林场在9月份之前的知青都被县革委评为清源县上山下乡优秀分子。
至于省里的和更高级别的奖励,一月份还太早了,还得再等等,林鸿彬在县里、地区没有个人奖项,应该是上报给更高级别了。
青云山知青林场原来是个小林场,却领了好多个农业部门的奖励,这场景让人觉得有一点不和谐啊。
在林场忙着领奖的同时,休养的老同志也陆续的返岗了。
陈建思、林智理进了党校,他们在林场开的各种礼仪课不仅林场的知青喜欢,县里也希望两位老同志去党校给党员们补上这一知识。
徐国宥则被调去负责新建的细菌培养厂,也成了厂长。
由于不是同时返岗的,林场的欢送晚宴都搞了好几次。
老同志们教了林场的知青们不少的人生经验,这些是无法估量的财富。老同志也是收获不少,把身体养好就是最大的收获,加上这一段时间的思考、整理和总结,个人的思想都升华不少。
老同志和林场算是互利共赢吧。
林场的几位领导忙着领奖,林场的工作也没停下,第一任务是制作熏鸭、腊鸭、板鸭等。
县里需要一批,糖厂需要一批。而且这马上要过年了,林场不得趁机挣一点?最近几台脱毛机白天一直转个不停。
既然甘蔗渣饲料试点成功,地委、地革委的行动很迅速,立即安排数个小组来清源县考察学习,青云山知青林场也被安排了3个小组:孵化小组,鸡鸭鹅养殖小组,野猪、杂交猪、山羊等动物养殖。
学员来自蒲阳地区其它有糖厂的县,共21人。
还好老同志们离开了,现在林场的宿舍够用了。
鸭子弄好后,委托糖厂的车队给县里送了3000只鸭子,熏鸭、腊鸭、板鸭各一千只,另加了50只熏鹅。
给糖厂送了2000只熏鸭、10头野猪。第二天糖厂回了好几袋白糖、冰糖和一堆的票。甘蔗渣不太好烧火,烟大,但这样子太适合烟熏东西了,所以林鸿彬比较喜欢做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