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发酵酒精,成了?”
“实验室里是成了,现在是小规模试验阶段。”
“行,这个一定会关注,我会找人评估的。”
这个就和之前的那些养殖不一样了,这算是工业成绩了,值得重视。
如果可行,这小子又给县里搞了几个岗位出来。
现在一批老同志平反了,但怎么安置是个头疼的问题,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在突然多了好多干部,如何安排是个大难题啊!
林鸿彬又递上三份申请书:
“我们林场最后一个季度的工作重点会在菌子小规模种植上,要一台小型的木材切片机,需要一些地膜和铁管,准备顺便建一个反季节蔬菜棚。还有就是批量给鸭鹅退毛需要一个脱毛机。”
“等等,你要种的菌子供销社收吗?价格多少?”蔡德海突然问道。
“暂时没打算给供销社啊。”林鸿彬解释道,“我想攒一些送到出口贸易会上试试,山珍嘛,受我们国家文化影响深的东亚和南亚都很有市场。
前几天我国不是和小日子那边建交了吗,小日子、还有香江那边人多山少,可没有多少出产,对山珍应该比较喜欢。
对外商品贸易会那边要是表现好的话,就把技术推广出去。”
对了,羽绒加工厂那边考察的怎么样?小日子的北海道那边冬天可冷了,羽绒也是有很大市场的,我们应该也试试,挣点外汇应该很香。”
“你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才和鬼子建交三天你就算计到他们头上了?”
“学经济的,天天想着不就这么点事嘛。”林鸿彬笑了笑,回应道。
“羽绒加工厂考察的前几天回来了,下个月筹备,到时候还是从你们林场调人。”蔡德海说道。
“明白!领导,打听一下要调走哪几位,林场也好提前安排,现在每个人都有负责的工作。”
“是从老同志里面调的,你可不能太早透露消息。”
“明白!”
蔡德海拿起笔,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却话锋一转:“这给你签了,但你们上交的任务要增加了。”
“给你,去找张海涛同志,看他给你们加多少任务。”
“行。”
林鸿彬起身,走到门口后又停下来,转身回来,对蔡德海说道:“领导,我现在申请在林场建立党支部还来不来的及?”
“榜样单位没有党组织确实不像样,今天张书记不在,你先去忙其他的。”
“好吧!”
伸手顺手拿走华夏日报。
“领导,这本报纸给林场做档案!”
“拿去吧。” 蔡德海挥了挥手,看着林鸿彬的背影,心里既期待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