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买林场鸡的单位--糖厂、盐厂、鞋厂、茶厂、邮电等单位对林场的鸡赞叹不已,而且这几个单位的客户辐射都很广,青云山知青林场有好品种的名声很快的传出去了。
加上现在报纸、杂志的宣传,省里的单位基本都知道青云山知青林场除了有超过一米高的大公鸡外,还有一种好饲养、产蛋多且体型也不小的鸡。
众多单位便纷纷写信过来咨询,问林场近期还有没有销售成鸡或鸡苗的份额。
林鸿彬看来信的单位的名称,都是有地的主,基本能确定是已经有养鸡的单位。
统计来信单位的需求,有三十来个单位,共需求成鸡1万5左右的成鸡,8成是需要母鸡,还有1万5的小鸡。
这些单要不要接?
只是,林场里那些半大的鸡,还需要再饲养两个月,才能够满足一万五千只的需求量。
好品种的鸡扩散很快的,谁也说不准这两个月内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像华侨茶果园都卖了不少了。
而且搞水库要钱啊,就算县里承担了水泥、机器和电线等,但石头、沙子和支付建水库的工钱,没个十几万是搞不出来的。
不仅如此,林鸿彬还想搞学校、搞实验室,无一不是要花大钱的。
只有把单位升级了,他才能长时间留在林场工作!
所以,林鸿彬一直都紧绷着神经,绞尽脑汁地想要多赚些钱。
只是,要怎样才能顺利地吃下这些单呢?
如果只是需要小鸡的话,那还比较容易解决,毕竟都已经要给军区孵化小鸡了,到时候利用一下空间,多搞一些出来就可以了。
不过,小鸡能带来的收益实在有限啊。
可问题是,这
多只成鸡要怎么弄进林场呢?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还没有合适的来源。现在的林场可不像几个月前那样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单位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更麻烦的是,林场里还有几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经历世事的老同志,以及过来学习的那些人。
他们可不像林场的知青那样,是既得利益者,搞不定他们一切都白瞎。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去提需求的单位,直接把这些鸡卖给他们呢?
多只,8万左右,在这个时代那是巨款了。
林鸿彬在纠结中。
晚上散步时,带着祝晓燕和狗子们走的比较远,林鸿彬把心里的纠结说给祝晓燕听,让她给参谋参谋。
“这有啥好纠结的,不该挣的钱就不挣呗,我们又不缺钱。
而且林场是大家的林场,缺钱了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挣钱,不能靠你一个人。
再说了,我们林场养那么多鸡,还有鸭、鹅、野猪、兔子等等,养大了就卖掉,不用担心林场没钱。水库、实验室又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林鸿彬听完后精神一颤,是啊,林场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扛着,群策群力才是上策。
而且,自己最近有点飘了,有点被利益冲的上头了,也有点忘乎所以了。
这世界可是隐藏着许多危险的。
最近自己大出风头,已经够遭人嫉妒的了,再飘那就是找死了,没看都有人写信过来训斥自己是右派分子了。
林鸿彬深深的呼吸几下,默念“不要飘,要稳住,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重要的事念三遍,然后伸头在祝晓燕的脸上“啵”了一口:“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奖励你一个!”
祝晓燕把林鸿彬推开,嫌弃的擦了擦:“没刷牙,臭死了,离我远点!”
女人啊,怀孕后就开始嫌弃老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