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三点左右,一辆吉普后面跟着五辆卡车和一辆手扶拖拉机进林场。吉普车上下来的是大舅陈维中和两个中年人。现在都没挂军衔,不知道级别。
林鸿彬赶紧过去敬礼。
大舅陈维中作为中间人给两位介绍:“这位是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钱海涛同志!这位是军分区后勤部技术员刘守义同志,这次是过来学习交流的。”
“这位是青云山知青林场场长兼民兵团参谋林鸿彬同志!”
行完礼后,也没什么寒暄,钱海涛直接问道:“可以过去装了吗?”
“可以。”
“鸿彬,先带我我们去养鸡场。交接回来再说。”
“好,子好,我们走!”
大舅陈维中指挥卡车调头往养鸡基地开过去,林鸿彬也带着十来个走过去。徐秋英带着两个人在大门口等了。大门柱已经改造成石头的,不过门还是竹片编的,显得有些不搭。
“守义同志,这位是徐秋英同志,是养鸡基地的负责人。”
“我们选的最优秀的一批鸡当种鸡的。这种鸡耐粗饲,产蛋率也高,鸡的个头也大,成年公鸡体重普遍在8斤以上,最重可达11斤。”林鸿彬指着林场养的鸡向钱海涛介绍。林场的成鸡只只体大肥硕,看着就喜欢,部队这种人多的单位就喜欢肉多的。而且现在这些小鸡都是用空间二代蛋孵化的,能长的更好一些。
钱海涛看着这一批鸡,很满意的点点头。
“给部队的鸡苗都是超过10天的。但我们上个月刚送走一批,所以现在这些鸡龄都不大。每笼装100只鸡苗。”林鸿彬又指着一笼装好的鸡继续介绍。
刘守义上去拆开一个鸡笼,拎出一只鸡。这应该是一只小公鸡,反应很激烈,翅膀扬起、小脚乱蹬,叫声也很响亮。刘守义又看了看,试了试重量,然后朝钱海涛点了个头,全程没什么表情。
看过装在鸡笼里的鸡,刘守义对林鸿彬道:“林场长,车厢温度过高,我们得先泼水降温,这有水吗?”很有细节嘛,是个专业的,不像林鸿彬这样的半吊子。
“有,这边!”
降好温,战士和林场的知青开始清点装车,徐秋英带着几人继续参观养鸡基地,并做详细的讲解。徐秋英已经第三次讲解了,讲的有条有理,听着就挺专业的,林鸿彬暗暗的给徐秋英点个赞。
每车按5000装,最后竟然多了一些。一辆卡车装个1万5千只鸡苗都没什么问题,军分区直接派了5辆卡车过来,明显是已经分好了的。
“钱部长,我们共准备了只,就按只算,多不退,少必补,包售后!这剩下的你们也装走。”这天气运小鸡也怕在路上出点好歹,还是多备一些小鸡给部队。1000只小鸡也才100来块,送的起。
“好,谢谢你们了,我也不客气的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