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下午就去安排!”
“秋英,要多养虫了,各种养虫法都试一试。”
“好,我安排下去!”
下午回村还了车,这次也没去加油,只是给了些柴油票,然后又是一堆的香蕉和甘蔗。傍晚村里分香蕉和甘蔗时又是好一阵热闹。糖蔗本来就甜,有了空间加持就更甜了,林鸿彬特地没有去尾,上次乡亲就在自留地地头埋了甘蔗尾。
有些改变就这么无声无息,但家里的改变却能切身体会。
晚饭时,奶奶边吃饭边和林鸿彬聊天。
“阿彬,晓燕现在怎么样?有没有长胖点,要让她多吃点,女孩子圆润点好看。”
“奶奶,您放心,我们林场现在不缺吃的!”
“哦,阿彬,那什么时候再带晓燕回来走走,让奶奶给她炖只鸡补补。”
“奶奶,家里的鸡你们杀了吃,我们林场现在天天都有鸡肉吃。”
这都还没结婚那,自家的“乖孙”成了“阿彬”了,家庭地位直直的往下掉,这变化够明显的。
空间里也有一些变化。
这有了海水了,一些水生动物产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青蟹和大闸蟹。
之前的青蟹只能说是活着,个头也没什么长,浅滩上也少看见小青蟹;大闸蟹褪壳的时候状态也不是很好,繁殖率也不高。
林鸿彬这个门外汉也不知道到是什么情况。
这有了海水之后,之前改造浅滩挪走的青蟹又纷纷移到咸水湖的浅滩上重新打洞,然后开始褪壳,壳一换,体型马上就大了一圈。
这大青蟹褪壳需要海水?
大闸蟹也跑到咸淡水交汇处,之后抱籽的母蟹也陆续的多了起来。
看来这空间也不是万能的,生物繁衍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条件不满足,空间再厉害也没办法。
有了海水之后整个生态确实又完善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林鸿彬被祝晓燕安排磨豆腐,现在终于有人能给场长安排活了,这谈对象给自己谈了个领导?
林鸿彬推磨,祝晓燕放泡好的大豆,两公婆配合的很好。如果只是磨豆腐没什么,但这两公婆还用眉目传起情来,一个眼波含动,双目含情的盯的对方;一个眯眼微笑,神情含春与之对视。
看的一群人是直撇嘴,蔡雅婷故意捂住张青萍的眼睛:“青萍,你还小,这种事你还不能看。”
张青萍也故意做怪:“嗯,嗯,不该看的不能看,你扶我走,我们走远点。”
林巧玲、陈晓庆、张清妍等几人早上在虫子养鸡基地那上工,不然几人肯定也要作妖一会。
她们这一批人赶上好时候,林场的苦日子都没碰上,年纪也小一些,孩子气会重一点,也活泼一些,当然也大胆很多。要是换之前的两批知青肯定不敢调侃场长,他们都是过了一段艰苦的日子,显得沉稳一些。因为过过苦日子,知道现在知青林场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在他们心里对林鸿彬也比较敬重,可不敢这样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