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慷慨激昂的声音响起,顿时驱散祝晓燕心中的紧张感,也跟着和起来。
两个人一路紧赶慢赶,到石谷村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月亮还不够亮,天已经黑了。
“要不去我家,先弄点吃的,然后拿个手电筒?”
“行,我肚子也饿了。”
从大队部旁边的小坡下去,林鸿彬停下自行车,给祝晓燕介绍:“这就是我家了,院子里共住了5户人家,30多口人,都是自家亲戚。当然,严格算起来,一整村都算亲戚。”
厨房里没亮光,爷爷奶奶应该去烤火了。
“你在门口等一下,我进去点一下灯。”
祝晓燕应了一声,本来以为第一次来林鸿彬家会很紧张的,没想在这黑暗的环境下,关注点转移了,心理倒是不紧张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林鸿彬家里这会没人。
很快,厨房里马灯亮起来,在强大的神识下,找个东西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
灯一亮,祝晓燕也进来了,直接坐在火灶前:“我烧火,你煮。”很麻利的烧起火来。这半年在林场没少干这活。
林鸿彬给锅里倒点水,对祝晓燕说道:“我去隔壁弄点东西。”
不一会,林鸿彬拎了一个芋头、一个紫参薯、一只风干兔和两竹筒果酒进来,都是空间出产的。“煮饭太麻烦了,晚上就吃这些,蒸着吃。”
“好。”
林鸿彬把芋头、参薯洗净,各切成四瓣;风干兔洗净,垛成小块,装进盘子。拿了个竹蒸架,把东西都放上去,盖上锅盖。
在灶头烧火的祝晓燕眼光则没怎么离开过林鸿彬。
没过多久,门口传来奶奶的声音:“乖孙,是你吗?”
“奶奶,是我。我还没吃饭,弄点东西吃。”
听到声音,祝晓燕站了起来。
奶奶进来了:“乖孙,我来吧。”
由于两人用的是本地话,祝晓燕听不懂,也没插嘴,这看到老人家来了,得打招呼啊,可张口却不知道该怎么喊。也幸好她听不懂,不然听到林奶奶“乖孙乖孙”的叫林鸿彬,一定会笑岔气了。
林鸿彬赶紧制止奶奶:“奶奶,我同事也在,我们自己来就好。”
奶奶也看到不知所措的祝晓燕,马灯光线暗,照不了多少地方,祝晓燕站的位置刚好比较暗,奶奶一时没注意到。
“哦,那你们忙,我去烤火。”一看是位姑娘,奶奶啥也没问,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奶奶也是个知趣的人。
“我这招呼都没打,你奶奶会不会怪我。”
“她不会普通话,你打了招呼她也听不懂。嘿嘿!”
“真没事?”
“嘿嘿嘿!”
“讨厌!”祝晓燕生气的拍了林鸿彬一下。
这动作,这神态,怎么有种打小情人的感觉?